
《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与思考。”因此,在本课的预设中,找准切入点,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从而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感悟语言,体验情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扣住词语理解句子,扣住句子体悟感情,扣住感情升华知识。
3、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的道理,关爱别人,特别是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对自己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英子的变化,深刻领会掌声的内涵。
【教学过程】
(题目:“掌声”先写好。)
一、谈话导入
1、这个课堂和以往有什么不一样?(有很多听课老师)是的,今天来自嘉兴各县市的老师都来听我们上课,作为实验小学的小主人,我们应该怎么表示对他们的欢迎?──掌声。
2、同学们真热情 ,周老师为你们鼓掌 。猜猜:周老师鼓掌,是表示什么?
(……欢迎……对学生的赞扬……等。)
3、同学们真聪明。不过,今天有这么多人来听课,周老师真是好紧张啊!同学们能不能也鼓励鼓励我呀!(学生可能用话语,也可能用掌声……)如果是掌声,就追问:你们是想用掌声告诉我什么呢?
4、谢谢同学们,听到你们的鼓励,我的心情平静了许多,那么现在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第29课《掌声》。
二、前后对比,感受变化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女孩,她的名字叫──英子。
(学生接说。)
谁来说说,英子原来是一个怎样的女孩?
学生说,教师板书:
忧郁、自卑……
2、一个那么忧郁、那么自卑的女孩,后来怎么样了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出示:
“从那以后,英子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
3、交流:
从这段话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英子?追问: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她的活泼?
(或开朗或自信。)
(如:我觉得英子是一个开朗的女孩。)
板书:
开朗、自信
(她和同学一起做游戏了,不再默默地坐在教室一角了。)
(如:我觉得英子是一个自信的女孩。)
(她不仅敢在同学面前走路了,甚至还敢跳舞了。她知道她跳舞的姿势肯定比走路还难看,但她还让同学教她跳舞……)
4、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自信、开朗的英子,真替英子的变化感到高兴啊!让我们高兴地再读读这句话。
三、研读课文,聚集掌声
1、引导学生质疑:
点板书:
英子原先很自卑、现在变得很活泼,学到这里,你有没有新的疑问?
(英子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从那以后”,是指什么时候?)
2、过渡:
同学们真会提问题。不过,周老师告诉你一个秘密,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我们的课文里。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地读读课文,想想是什么使英子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学生读课文。
学生交流:是什么使英子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是同学们的掌声让英子发生了变化。)
3、过渡:
大家都说是同学们的掌声使英子发生了变化。下面我们认真地去研读研读课文2、3自然段,一边读一边划出有关掌声的句子。
4、交流:
谁来说说,你找到了描写掌声的哪句句子?
⑴ 学生说描写掌声的两句句子,师出示:
句子1:
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句子2:
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哦,原来英子得到了两次掌声。请男同学读第一次掌声,请女同学读第二次掌声。
⑵ 学习第一次掌声:
这样的掌声是同学们在什么情况下给英子的?让我们将目光先移到第一次掌声响起之前,移到英子身上,找找描写英子的 神态动作的句子,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出示:
“一天,老师让同学们轮流上讲台将故事。……”
读。
交流:让我们先看看掌声响起之前的英子。你从英子的哪个动作或神态体会到了什么?
方案1:
① 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她为什么低头?你体会到了什么?
我从英子立刻低下头体会到英子不想上台、胆怯……
(动作演示立刻低头)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这时,英子在想什么?
(上去?不上去?同学会不会嘲笑我?……我该怎么办?我应该上去吗?老师怎么会叫到我呢?我不愿意让同学们看到我的腿!刚才同学们都说得那么好,我肯定不如他们的。)
这样的心理,用书上的一个词语就叫……,犹豫──
读读这句话。
你还从英子的哪个动作或神态体会到了什么?
②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她犹豫了一会儿,她是在犹豫什么呢?
如果你此刻就是英子,是怎样的心情啊?
再读读句子,你还体会到了什么?谁对这句话还有补充?──-“慢吞吞”“眼圈儿红了”──无奈、矛盾。
你该怎样把英子的这份无奈读出来?指名读──带着这种情感读读这句话。
你还从英子的哪个动作或神态体会到了什么?
③ 英子在大家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我从终于走上了讲台体会到她鼓足了很大的勇气……才走上去的。)
(这里可以看出英子是鼓足了很大的勇气,经历了长久的思想斗争才上来的。那哪里又可以看出她经历长久的思想斗争呢?)
我们读读。
师:英子是多么犹豫,多么矛盾,但在万般无奈下,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英子终于──(引读)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 ……此处隐藏12607个字……p>3、紧扣文本,抓重点词句,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⑴ 一位新来的老师让同学们干什么?她知道英子的情况吗?轮到英子了,她怎么样?(出示: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齐读这句。你从“犹豫”“慢吞吞”“眼圈红红的”这些词中体会到了什么?英子当时是怎样一种心情?为什么?
⑵ 可是英子终于一摇一晃走上了讲台,这时,教室里响起了掌声,热烈而持久。
出示: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① 读句子。
② 你从“注视”一词中体会到了什么?你认为大家注视的目光中包含了什么?
③ 你从“终于”一词中体会到了什么?理解“骤然”。如果你是英子,当时面对同学们热烈而持久的掌声,你会怎样?英子又怎样?
④ 假如你是英子的同学,你想对英子说些什么?
⑶ 出示:
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读句子。这第二次的掌声里又包含了什么?这时你想对英子说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从谈英子的变化入手,引导学生紧扣文本,学习和尝试运用抓人物的动作、神态来体会人物内心世界的阅读方法,洞察英子内心的变化,领悟同学们的掌声的作用,从同学们的鼓励、信任与关爱使一个自卑的残疾女孩和生活、命运发生根本转变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启发和教育。
三、讨论、畅谈、提升
1、两次掌声后,让我们用欢快的语气来读一读课文第四、五两个自然段。
2、从两次掌声后,从英子的变化中,你想到了什么?让我们再次用欢快的语气来读这两段,来感受英子微笑着面对生活吧!
3、在哪些情况下,你会送给别人掌声?当别人身处困境的时候,不要忘了把“掌声”献给别人;而当你身处困境的时候,也要珍惜别人的“掌声”。这些掌声就是人和人之间送出的“爱”。(出示:爱是什么?爱是碰到老师同学时的一声问候;爱是给下班的爸爸妈妈送上一杯茶;爱是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的一双温暖的手;爱是……)播放《爱的奉献》,学生畅谈。适当让音乐延续,让课堂保持静寂。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畅谈对“爱”的理解与感悟,将课文教育主题上升。适当的静,让学生回味,促其思考。
四、延展性综合实践活动
1、交流搜集到的残疾人自强不息的事迹。
2、关心媒体报道,小组合作确立关爱、帮助的对象。制定出帮扶计划,行动起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随时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帮扶过程和自己的感想。
【板书设计】
29、掌声
第一次:鼓励、信任……
英子(微笑着面对生活)
第二次:鼓励、赞扬……
《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7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英的情感变化,领会内涵。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联系生活,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的看待自己。
教学过程:
一、出示学习目标。
整理学生第一课时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筛选出重要的问题,确定阅读学习的目标。
二、学习1——4自然段,感悟掌声的含义,小英的心理活动。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指导学生用联系上文的阅读方法自主阅读课文P114—P115,一边读一边想:掌声两次响起,同学们想对小英说什么?小英明白掌声的意思吗?
2、出示学习指导幻灯,并发给学生每人一张学习卡片:进入角色去思考体会两次掌声的意思和小英对掌声的理解。选择一个角色,把自己的想法填写在学习卡片上。
3、同桌互相交流交流。教师组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想到对小英说这些——通过联系上文,你发现小英走上讲台之前有什么表现?有什么变化?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中有关描写小英走上讲台之前的表现的句子。个别朗读。评议,再读。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自选角色,运用联系上文的阅读方法自读自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掌声的意思和小英的心理活动。】
小结:发现孩子们都有一份关爱同学的情意,都有一颗善解人意的心,懂得表达感激之情的心。多好的孩子们!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展开想象——小英变了……
故事会结束了,掌声也成为了记忆,小英的故事并没有结束。短短几分钟的掌声,却改变了小英的生活态度。她变了。指名朗读第五自然段。
出示例句:学生补充小英现在的变化。
学生根据第五自然段的意思,想象小英的一个变化,把句子补充完整。
小组里互相交流:我看到了小英的变化——
组织全班交流。
小朋友们,对小英的这些变化,你觉得怎么样?自由朗读第五自然段,读出你的心情。指名朗读。评议。惊——喜。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的想象,在想象中为进一步领悟掌声的作用做铺垫。】
小结:平平常常的掌声竟然改变了小英的生活,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四、指导朗读第六自然段,体会掌声的作用。
她在信中是这样说的——全班学生齐读……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次掌声,它使我鼓起了生活的勇气。我永远感谢这掌声。”小英对这次掌声刻骨铭心,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读出感激之情。评议。
【设计意图:以评促读,以读促讲,体会掌声的作用。】
五、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
小英的改变让作者发出了深深的感叹。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出示课件问题提示,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
你想得到这样的掌声吗?你想为别人献出这样的掌声吗?个别发言:
小结:在小英的身上,你觉得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同学们的哪些表现值得你学习的?
再次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小结:牢记这段话,让这段话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的生活会充满温暖,充满阳光,充满信心,充满希望。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联系生活事例,联系自己类似的情感经历,进一步的感悟掌声的含义。】
六、出示课外阅读材料——《手》。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性的阅读,提升对掌声的理解。】
学生一边听一边默读,思考,说说这个故事中的小男孩要感谢什么?为什么?
小结:不管是小英要感谢的同学们给她的掌声,还是小道格拉斯要感谢老师牵过他的手,都代表了他们得到了别人的给予,得到了别人的支持,他们都很珍惜自己得到的,也许,鼓掌的同学们,牵手的老师,他们不觉得自己做过的事情有什么特别,但是掌声和牵手的作用对小英和小道格拉斯来说却是难以想象的,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尽自己的所能,给予别人,就像同学们给小英掌声,老师和小男孩牵手一样。大家互相的理解,互相的尊重,互相的关心,学会感激,也要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