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和云彩教学设计

时间:2025-10-08 19:42:07
月亮和云彩教学设计

月亮和云彩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月亮和云彩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月亮和云彩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 认识9个生字,会写“文”、“得”、“快”、“朋”、“相”、“和”、“亮”等字,学习部首“禾 ”,积累“云彩”等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

2、过程与方法

(1) 画一画,圈一圈,认读文中二类字,摘星星、云彩游戏巩固二类字认读。

(2) 演一演,看一看理解文中判断事物运动快慢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从李小文的做法中受到启发:留心观察勤于动脑

教学方法:讲读法、情境法、表演法

教具准备:

1.布置学生观察夜晚的景色。

2.生字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在晴朗的天空中,太阳公公照耀大地累了,躲到西山后睡觉了,谁来值晚上的班呢?哦!原来月亮婆婆从东方升起来继续为我们照亮前进的'路。可当第二天早上太阳公公出来时,月亮婆婆哪去了呢?(从西方落下)

2、在月亮婆婆从东升到西落的整晚中,还有许多的调皮的云彩弟弟伴随着,他们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今天我就一起来读一读《月亮和云彩》。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指导读好 “亮” “彩”。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倾听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屏幕,指名反馈。(几个小朋友在院子里玩,发现月亮在云彩里穿行。)

3、出示学习目标,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圈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认读两遍。

4、反馈生字学习情况。

(1)屏幕出示生字,自由认读。

亮 彩 暗 张 李 文 相 却 确实

(2)指名认读。

(3)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5、游戏:给生字宝宝排排队吧!检查熟读生字新词的情况。

6、再读课文,读文中巩固生字的认读。思考:几个小朋友都发现了什么?

三、图文结合,理解课文

1.教师导读:同学们,大勇和小文等几个小朋友发现了的什么呢?

2.学生自由反馈.

(1)月亮在云彩里穿行,一会儿明,一会儿暗。

(2)大勇发现月亮比云彩跑得快。

(3)小文发现云彩比月亮跑得快。

四、品读,理解。

句子1:月亮在云彩里穿行,一会儿明,一会儿暗。

(1)你见过月亮在云彩里穿行吗?是什么样的.

(2)教具演示,帮助理解“穿行”和“一会儿明,一会儿暗”。

(3)指导朗读,读出你的理解。

(4)屏幕显示,请学生试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子。

小猫钓鱼时,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 )。

下课时,我一会儿( ),一会儿( )。

( )时,( )一会儿( ),一会儿( )。

句子2:大勇说:“月亮在云彩里跑的真快”。李小文说:“跑得快的是云彩,不是月亮。”

月亮和云彩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明白“跑得快的是云彩”

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从李小文的做法中受到启发:留心观察,勤于动脑。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导入

1、出示词语

①月亮、云彩

②小朋友、丁大勇、李小文

③暗、明快、慢

④穿行、果然

2、这些词语都来自同一篇课文,那就是《月亮和云彩》

指读、齐读

二、新授

1、一天晚上,几个小朋友在院子里玩,他们发现了月亮和云彩的什么秘密呢?请你们自由读读课文的第一小节。

①自读

②指答

③出示:他们看见月亮在云彩里穿行,一会儿暗,一会儿明。

指读

为什么月亮会一会儿暗,一会儿明?

指名答

(教师出示云彩和月亮的图片,请学生演示“一会儿暗,一会儿明”)

小结:月亮一会儿跑进云彩里,这时候天就暗;一会儿又从云彩里跑出来,这时候天就明。

穿行

月亮这种一会儿跑进云彩里,一会儿又从云彩里跑出来的情形就叫

④小朋友,你们觉得怎么样呀?(神奇)

指导读词

⑤词语读得真不错!如果把它放在句子中,你能读好吗?

出示:他们看见月亮在云彩里穿行,一会儿暗,一会儿明。

评价

⑥多么神奇的月亮呀!课文中还用了两个词语来说明它的变化呢!

那就是一会儿一会儿

那你能用一会儿一会儿来说句话吗?

出示:

小红一会儿唱歌,一会儿()。

妈妈一会儿(),一会儿抹桌子。

小鸟一会儿(),一会儿()。

()一会儿(),一会儿()。

2、看到这种情形,丁大勇是怎么说的呢?

请你们自读课文的第二小节

①丁大勇说:“月亮在云彩里跑得真快!”

小朋友想一想丁大勇说这话的时候是怎样的表情?(怪不得还用上了感叹号呢!)

指导读出这种语气。

②可是李小文的看法却和丁大勇的'看法不一样,他说:“跑得快的是云彩,不是月亮。”

大伙一开始会相信小文的话吗?(不相信)

不相信,会露出怎样的表情或是说什么?(指名上台表演,并说一说。)

③为了让大家相信,李小文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读读李小文下面的做法。

叫大家站在一棵大树下,从树杈里看月亮。

(指名读一读,教师出示图片:树杈。)

果然

④结果,大家发现了什么?(指名反馈)

李小文前面说的和大家看到的是一样的,这 ……此处隐藏7239个字……会我们果然都坐在这。

昨天爸爸说送条小金鱼给我,今天果然买回来了。

齐读全文

小结:丁大勇说的话有没有道理?李小文说的你看到过吗?课后小朋友们也去看看天空,看看你们又会有什么样的发现?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交流。(教师板书:?……)

四、指导写字

又到我们每节课的写字时间了,请同学们把《习字册》打开到第18课。

1.教学“亮”“文”的写字要领。

亮:点空灵,五横匀,上下对正上部紧。

文:交点、首点要对正,撇、捺舒展比横宽。

教师板书,学生书空。

2.学生书写,教师巡视纠正坐姿和握笔姿势。

3.点评。

板书:

18、月亮和云彩

穿行 ? 文

果然……

月亮和云彩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认读生字,会写7个应掌握生字,认识新的偏旁部首“禾”。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生字,会读会写好字。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突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

1、谈话引入:一群孩子在一个晴朗的夜晚里在院子里看什么呢?请大家打开书本,看看书上的小朋友在看什么?

2、引入新课:他们对着天空在指指点点说些什么?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就知道了。(师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

1、学生自学课文和生字

①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后评价。

②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生字并多读几遍。

③同桌互读课后生字(不会的互相学习,纠正读错的音节。)

2、检查自学情况

①指名认读生字的音节和词语

②“开火车”读,看看哪节“车厢”断节。

③学生自由读词语,并想想这些词语的意思(能用当中一个或多个说个句子的说一说;或说出它们的反义词)。

生字教学:

1、教师出示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指名认读,并组词。

2、大家一起读一读。

3、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集体反馈,强调注意点。

5、认识部首“禾 ”并指导书写。

(1)区别“禾 ”与“禾”,说说变化,强调要点。

(2)学生跟着教师写一写。

(3)展示部分作业,进一步规范“禾 ”部的书写。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6、学生写生字,教师巡视辅导。

三、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看看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把它标出来。(要求语句读通顺,读流利)

2、指明分段读课文,其他学生注意听再评价。

3、想象课文主要写一件什么事。

四、精选课文一部分,品读感悟

提示任务:一天晚上,几个小朋友在院子里玩,他们发现了月亮和云彩的什么秘密呢?请你们自由读读课文的.第一小节。

自主阅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一小节,思考月亮和云彩的秘密。

展示交流:

1、指名读文后,回答。

出示:他们看见月亮在云彩里穿行,一会儿暗,一会儿明。

2、为什么月亮会一会儿暗,一会儿明?指名答

(教师出示云彩和月亮的图片,请学生演示“一会儿暗,一会儿明”)

小结:月亮一会儿跑进云彩里,这时候天就暗;一会儿又从云彩里跑出来,这时候天就明。

月亮这种一会儿跑进云彩里,一会儿又从云彩里跑出来的情形就叫——

3、小朋友,你们觉得怎么样呀?(神奇)读好句子,评价

4、多么神奇的月亮呀!课文中还用了两个词语来说明它的变化呢!

那就是一会儿 一会儿

那你能用一会儿 一会儿 来说句话吗?

出示:

小红一会儿唱歌,一会儿( )。

妈妈一会儿( ),一会儿抹桌子。

小鸟一会儿( ),一会儿( )。

( )一会儿( ),一会儿( )。

五、精心设计练习题,检测完善

填空:

得:第五笔是(),共()笔,组词()。

快:笔顺是(),共()画。

和:部首是(),左边是(),右边是()。

组词:

目()禾()亮()去()

相()和()几()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背诵课文,使学生明白“跑得快的是云彩不是月亮”。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从李小文的做法中受到启发:不管什么事,只要肯动脑筋多观察、思考,就一定会找到问题的答案。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初读了课文,知道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

2、请生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讲了什么?

二、品读感悟

提出任务:看到这样神奇的一幕,小朋友们是怎么说的呢?

自主阅读:学生自读,边读边想。

展示交流:

1、指名读,出示——丁大勇说:“月亮在云彩里跑得真快!”

小朋友想一想丁大勇说这话的时候是怎样的表情?(怪不得还用上了感叹号呢!)指导读出这种语气。

2、可是李小文的看法却和丁大勇的看法不一样,他说:“跑得快的是云彩,不是月亮。”

大伙一开始会相信小文的话吗?(不相信)

不相信,会露出怎样的表情或是说什么?(指名上台表演,并说一说。)

3、为了让大家相信,李小文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读读李小文下面的做法。

叫大家站在一棵大树下,从树杈里看月亮。(指名读一读,教师出示图片:树杈。)

4、结果,大家发现了什么?(指名反馈)

李小文前面说的和大家看到的是一样的,这就叫 ——果然。

小结:以前提的或说的跟事情的结果是一样的,这个时候就可以用果然。

比如:早上,妈妈说今天晚上要下雨,放学后……

听高年级的同学说今天要去看电影,到了中午……

5、如果你们是那几个小朋友,会怎么夸小文呢?(学生发挥想像自由地说一说)

小结:是呀,月亮和云彩都在动,李小文能找到一个不动的树杈,来证明云彩比月亮跑得快。真是爱动脑筋。

三、检测完善

按课文内容填空。

(1)他们看见( )在云彩里( ),一会儿( ),一会明。

(2)大家看了一会儿,只见( )云彩( )跑( )了,月亮却( )很慢。大家说:“( )是( )的,( )确实地( )跑的( )”。

《月亮和云彩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