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石教学设计

时间:2025-09-25 22:08:06
活化石教学设计

活化石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活化石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活化石教学设计 篇1

【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情趣”教学理念,将学习过程进入认知与情意和谐统一的轨道,通过“说”、“读”、“介绍”的结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体验于阅读解读过程,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为小朋友的自主参与创造有利条件。

【设计特色】

以学习汉字及训练语言文字能力为重点,将生活感受与阅读感悟融为一体。学生对化石的知识了解不多,但是对大熊猫比较熟悉。因此本课教学,课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重组教材,运用跳跃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了解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课前准备】

1、课件,银杏头饰、生字卡片。

2、课前布置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搜集有关古生物的资料,并自己整理。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说话导入,学习第三段,揭题

1、课件出示大熊猫图片:小朋友们,瞧,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动物朋友,这是谁呀?(生答师板书:大熊猫)

2、说话训练:这是一只怎么样的大熊猫呀?

3、对于大熊猫,你还了解哪些?

4、学习课文第三段(课件出示文字):老师这儿也有一段描写大熊猫的资料,赶快读读吧。

⑴ 学生自由读。

⑵ 学习生字:悉、绝、肉。

这段话中有三个生字宝宝,我们一起来和它们打声招呼吧。(齐读,将卡片贴在黑板上)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吗?猜字谜:同字框,真狠心,张开大嘴吞两人。

⑶ 生字宝宝跳到了这段话里,你还会读吗?(指名读文)

⑷ 齐读,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⑸ 反馈:你读懂了什么?

5、师小结: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是我们的国宝。迄今为止,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几乎濒临绝迹的大熊猫,只有在我国的四川、陕西、甘肃部份地区的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它们的身影。目前全世界的大熊猫总数仅1000只以下,而且数量在不断减少。像大熊猫这样的古生物,摆脱了重重磨难,顽强地生存到了现在,所以科学家把大熊猫叫做“活化石”。(板书课题,齐读)

6、揭题:大熊猫是活化石,那么还有哪些也是活化石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33课《活化石》,请小朋友们打开语文书,翻到155页,自由地、大声地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下面的拼音读准字音,开始吧。

二、、初读全文

1、自由读文。

2、课文中有许多生字宝宝,老师把生字宝宝所在的新词都找出来了,你会读吗?

认读新词:博物馆、珍贵、公孙树、熟悉、灭绝、历史、核桃、食肉动物、缺乏、稀有、(去掉拼音还会读吗?、打乱顺序还会读吗?)

3、再读全文,边读边想:课文一共介绍了哪几种活化石,并动笔圈一圈。

反馈,师板书:银杏树、中华鲟

4、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介绍的这三种活化石吧。(图片出示这三种活化石)

5、师讲述:大熊猫,现在我们只能在动物园才能见到它。中华鲟呢?就离我们更远了,现在的江河里难觅见它的踪影。只有银杏树还生活在我们身边。《活化石》教学设计4 相关内容:北京亮起来了教学案例《动手做做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回声》教学设计6.一株紫丁香·教案《赠刘景文》教学反思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反思《三个儿子》的实录日记两则(人教国标本小语教案)查看更多>>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三、学习第二段

接下来我们重点来学习银杏树。课文的哪一段写了银杏树呢?

1、自由地读读第二自然段,看谁先读完三遍(课件出示内容)

2、这段话中也有两个生字宝宝,我们一起来和它们交个朋友吧。(学生字:珍、孙)

3、生字学会了,这段话你会读了吗?(检查读文:分男女读)

4、读了课文,你发现银杏树有哪些奇异的地方?(我发现银杏树──)

⑴ 古老、珍贵(指导读好“几亿年前”)

⑵ 叶子奇特(让我们再来仔细地观察观察银杏树的叶子吧,出示银杏叶子图片:银杏树那一片片的叶子就好象一把把小扇子,长的那么与众不同,难怪银杏树的样子──很容易辨认。)

指导朗读:你能通过朗读读出银杏树叶子的奇特吗?

⑶ 生长速度慢(体验:如果你小时侯种下一棵银杏树,那么要一直等到你(指一男生)成为──,等到你(指一女士)成为──,(多指),等大家都老了,才能吃到银杏树结的果子呢。银杏树长得真是──慢极了,怪不得他还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叫──公孙树。

5、想象说话:小朋友们,当你白发苍苍的时候,看见自己小时候就种下的`银杏树才刚刚开花结果,你会对这棵银杏树说些什么?

6、多么古老、珍贵、奇特的银杏树呀,可是还有许多人还不了解它,想不想把银杏树介绍给大家、,并让大家都来保护它呢?、自由准备,指名介绍,同桌互说

7、以第一人称介绍(戴上头饰):谁想来当银杏树,把自己介绍给大家。

8、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我们对大熊猫和银杏树这两种活化石有了更深刻地了解,让我们连起来读一读2、3自然段。

四、小结

这节课,小朋友们通过读,自己读懂了大熊猫和银杏树,课文当中还提到了中华鲟这种活化石,我们下节课来学习。在这里老师还要向大家介绍一些活化石,它们是──(展示图片)生活在3.5亿年前的腔棘鱼;4.5亿年前的鹦鹉螺和恐龙生活在同一时期的娃娃鱼;桃花水母;宽咽鱼;红豆杉,已经1200岁了;稀有物种桫椤,它们都是国家级的保护动物,你们想了解它们的话,可以通过上网查询,下节课我们一起进行交流。

五、写字

又到了认真写字的时候了,今天我们要写的是“化”和“代”

1、仔细观察,都是单人旁,注意撇不能太弯,竖要直。

2、师范写。

3、学生练习。

【教后反思】

1、注重生活经验和课堂的语言实践,把识字和阅读紧密结合,在本课时中重点随文学习了5个生字,学得扎实。

2、图文资料的适时引入及适度拓展,为学生学习科普文章提供了内容性的支撑。

3、重点学习2、3段,抓住特征的句子进行学习,引导学生, ……此处隐藏18839个字……缺乏

4、交流识字方法。

5、课文读完了,现在你能解决刚才的问题了吗?课文里写了几种“活化石”?用上上面的词语来回答。(出示:课文介绍了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三种活化石。)个别说、齐说。

如学生出现错误,如课文介绍了银杏树、公孙地、中华鲟三种活化石。

师引导:课文介绍了3种活化石,为什么有4名字呢?(结合理解“公孙树”)读句子:银杏树长得慢极了,如果你小时侯种下一棵银杏树,一直要等到你当上了爷爷,才能吃上它的果子,所以银杏树又叫“公孙树”。

3、师:是啊!这些动物、植物都是生活在远古时代,它们摆脱了重重磨难,顽强地生存到了现在,所以科学家把它们叫做“活化石”。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设计理念:这个环节重在让学生认读词语,并加以运用,同时提炼出文本传达的主要信息。)

三、指导学习课文第2-4小节,结合训练:

(一)学习第2小节。

1、课文哪几小节介绍了3种化石,让我们进入活化石博物馆参观吧!你们想先去哪儿?(课件出示: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及图片)请你选一种活化石再自由地读一读。

2、学生选读课文

3、师:小游客们,欢迎你来到活化石博物馆,先让咱们走进“植物园”吧!哪个小朋友来给我们读读资料?小游客可要听仔细了,等会儿还有问题要问你们呢!

4、生个别读。师生正音。

5、辨认树叶,感悟用词。

师:小游客们,我这儿有几片树叶,你们来认一认,哪片是银杏树叶。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句子:银杏树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一片片”和“一把把”能换成“一片”和“一把”吗?为什么?

师:像这样的重复词语让我感觉事物很多,很丰富,这样的词你还能说出几个吗?你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银杏树叶的丰富、可爱吗?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师点拨评价:银杏树叶真多呀!银杏树叶真可爱!你一定很喜欢这树叶,听你的声音中还透着喜悦,仿佛真拿着一片银杏树叶在细细端详呢!

6、小结。你觉得这是一种的银杏树。(交流:古老的、长得慢、珍贵的)

(二)学习第3小节。

师过渡:小游客们,走出珍贵的银杏树植物园,让我们迈进可爱的动物吧!哪个小讲解员继续为我们做精彩的讲解。

1、生个别读

2、正音:熟悉、灭绝、食肉

3、交流:你觉得对大熊猫又有了什么新的了解?

师点拨:呀,大熊猫真顽强!是呀,真不可思议,这么可爱的大熊猫居然也吃肉呢!大熊猫可爱极了,你们见过吗?可课文却没有写到底有多可爱?小讲解员能把它的样子介绍具体吗?我们学着刚才银杏树的介绍方法来介绍。

出示句子:大熊猫是我们熟悉的动物,非常可爱。它的'身子,四条腿,一双大眼睛像是。同桌练说,指名说。

(三)学习第4小节。

师过渡:告别了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让我们走进水族馆吧!

1、生个别读

2、正音:正音:硬鳞、核桃、缺乏、稀有

3、小结:小结。你觉得这是一种的中华鲟。

四、巩固识字,深化情感。

师:听完了三种活化石的介绍,我们还认识了这么多的词语朋友,再叫一叫它们的名字吧!

1、指读黑板中的词语。

熟悉、食肉、核桃、硬鳞、历史灭绝、珍贵、保护、稀有缺乏个别读、齐读。

2、用词说话

现在你还能来说:课文介绍了银杏树、公孙地、中华鲟三种的活化石。

3、是呀,我们学这篇课文,不仅要通过文字介绍读懂它,还要读出隐藏在这些知识背后的情感。所以老师建议大家再快速地看看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读到哪儿,你感到高兴了,读到哪儿,你觉得悲伤了,或愤怒了,同情了,生气了?

4、交流、质疑。为什么会伤心,为什么会悲伤,为什么愤怒?咱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五、自主写字。

课文中还有3个左右结构的字,请大家按照我们刚才的方法,自己来写写“代、孙、植”,比比谁的字儿最漂亮、最匀称。生练写。师反馈。

  活化石教学设计 篇1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朗读课文,知道讲了哪几种活化石,我们要好好保护它。

3.培养爱自然、爱科学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

知道并了解保护活化石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大家知道恐龙吗?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说一说,对学生地回答适时评价。然后用ppt分别出示图片一、图片二图片三和图片四,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化石。恐龙是生活在很多年前的一种动物,我们现在只能通过化石来认识它!那么,“活化石”又是什么呢?就让我们来看课文吧!

二、板书课题《活化石》,引入新课。

三、引导学习课文。

1.自由读第1自然段。

(l)化石一般存放在哪儿?(博物馆)

(2)化石可以用来干什么?(通过化石,我们可以看到亿万年前的动植物) 教师讲解化石,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了解化石存放的地点.

2.学习第2自然段。

(l)指导朗读。

(2)看图,了解银杏树的样子。

(3)读了这段后,你知道了关于银杏的哪些知识? (银杏树已生活了几亿年,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扇子,生长得很慢。)

3.自学第3自然段。

(l)自由读第3自然段。

(2)你知道了哪些有关熊猫的知识。 (熊猫生活在许多年前,它爱吃竹子,它的祖先却以食肉为生。)

(3)指导朗读。

(4)放课件大熊猫的图片,给学生欣赏。

提问:同学们已经看完了大熊猫,有什么想说的吗?

提问:你真会观察!每只大熊猫的样子都不一样,你能说说吗?

出示句式:大熊猫的样子可爱极了。它的身子( ),四条腿( ),一双大眼睛( )。

4.学习第4自然段。

(1)齐读第4自然段。

(2)对照插图,了解中华鲟的样子。

(3)你能说说中华鲟的`有关特征吗? (中华鲟生活在一亿多年前,生活在江河里,身披大片硬鳞,核桃大的眼睛亮晶晶的,嘴巴又尖又长,现在已非常稀有了。)

5.学习第5自然段。

(l)齐读。

(2)明白这段的作用。 (总结全文,井点出主旨:好好保护它们。)

四、朗读全文,总结全文。

1.边看课件图片,边说说这三种活化石的有关特征。

2.读了全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3、创造性地演读课文 师示范表演(银杏树的自述)

五、练习:

1、句式练习:科学家把( )、( )和( )叫做活化石。 ( )、( )和( )被科学家叫做活化石。

2、读读写写:一片片叶子 一把把扇子 一块块—— 一条条—— 一棵棵—— 一只只

《活化石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