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秀】科学活动教案9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活动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活动教案 篇1【设计意图】
能够让幼儿大胆的用语言表达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想是语言领域非常重要的能力提升
【活动目标】
1、对力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所出现的不同现象产生探索欲望和兴趣;
2、初步感知拱形面能承受力较大的现象,了解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3、能简单记录实验结果,并能较为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感知拱形面能承受力较大的现象,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难点:能简单记录,并能较为清晰地表述自己的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1、多媒体课件;2、操作材料:蛋壳(分成两半),两支削尖的铅笔,粗吸管(操作材料教师和幼儿每人一套);3、记录表、笔;4、红色的水、滴管。
经验准备:幼儿对力这一概念有初步的感知。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播放视频《小鸡出壳》;引出问题:蛋壳的.凹面容易被啄破还是凸面容易被啄破?
基本部分
1、实验:验证蛋壳的凹面承重力强还是凸面承重力强。
(1)猜想———请幼儿思考是蛋壳的凹面承重力强还是凸面承重力强?教师在预设的记录表中记录和统计幼儿猜想结果。(2)引导幼儿观察实验
材料———引导幼儿用铅笔尖代替小鸡的尖嘴巴,来模拟小鸡用尖嘴啄蛋壳的过程;教师演示实验;教师讲解实验具体要求并强调:手握铅笔的位置;铅笔与吸管的距离;蛋壳中心;手拿蛋壳的方法;实验的顺序(先啄凹面再啄凸面);记录啄破所需要的次数。
(3)交流实验的结果,引导鼓励幼儿自己说出结论。
(4)教师小结:蛋壳的凹面容易被啄破,凸面不容易被啄破,所以凸面能承受更大的力量。———薄壳结构原理(建筑学术语)
2、实验:解释凸面承重力强的原因。
(1)猜想:为什么凸面能承受更大的力量?
(2)教师演示实验:用可见的“水”代替作用于蛋
壳的无形的“力”,将有色的水分别滴在蛋壳的凹面和凸面,请幼儿观察发生了什么,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3)教师小结:作用于蛋壳上的力就像水珠一样,滴在凹面上,力就像水珠一样凝聚在一起,力量就比较大,所以凹面容易被啄破;滴在凸面上,力就像水珠一样流到四周,被分散,这样的话力量就比较小,所以凸面不容易被啄破,能够承受更大的力量。
3、了解薄壳结构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启发幼儿想一想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像蛋壳的物体(如安全帽、灯泡等)。(2)结合多媒体课件,像幼儿介绍薄壳结构在建筑学中的应用。(如教堂的屋顶、悉尼歌剧院、中国国家大剧院等)
结束部分:
引导幼儿继续在生活中识别各种薄壳结构原理的建筑物
【活动反思】
1、将所教的内容与幼儿的强烈兴趣结合起来。教师就运用了小鸡破壳的视频创设了问题情境激发了幼儿的探究兴趣。
2、以生活中要解决的问题开始一个主题。教师可以问幼儿“生活中,凸面的房顶、平面和凹面的房顶哪个更加坚固?”
3、教学中老师科学严谨规范,要求幼儿手持蛋壳,并找到蛋壳中心点(敲击的位置),通过演示实验,规范了幼儿的实验行为。
科学活动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发现物体扔到空中会自由下落,初步感受地球吸引力的存在。
2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份操作材料(各种小塑料玩具,糖纸,羽毛,纸偶,球,沙包)。
2老师作挂图两张。
3氢气球,普通气球各一个。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发现物体扔到空中会自由下落。
(1)游戏:幼儿运用操作材料,自由抛耍。老师同幼儿个别交流。
老师问:扔到空中的物体最后会怎么样?(掉下来)。
教师问:你们能让扔到空中的物体不掉下来吗?(鼓励幼儿运用各种方法)。
2初步理解为什么物体扔到空中会自由下落。
打开书第31页,教师讲述科学家牛顿爷爷的故事。
3进一步探索不同的物体或同样的物体其形状不同,下落的`情况也不同。
(1)让幼儿自己选择两种物体做实验,发现物体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
如羽毛和沙包,并让幼儿想一想,为什么?
(2)教师出示两张同样大小的纸片。
教师:请小朋友想一想,老师一松手,这两张纸片谁先落地?谁后落地?(同时落地)。
教师与幼儿共同实验,将其中一张揉成团。(教师:我们现在来看一看,比一比,谁先落地?谁后落地?为什么?)
(3)教师出示两张挂图,并设计空气娃娃进行讲解。
教师:我们周围,有许多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它是什么?(空气)。
活动延伸:
教师出示两个外表接近的气球(一个是氢气球,一个是普通气球)。
1教师演示,并提问:
(1)这里有两个气球,你们想想看,如果教师一松手,这两个气球会怎样?(落下来)。
(2)为什么一个气球落了下来,而另一个气球却上了天呢?
(3)你们想一想,当我们坐着飞机去旅行,飞机会不会掉下来呢?为什么?
小结:我们生活的地球有一个很大的本领,就是它具有吸引力,物体无论扔多高,无论我们怎么吹,怎么煽,总会掉下来。只是重的物体落得快,轻的物体落得慢。
科学活动教案 篇3活动目标:
1、通过体验,理解牙齿的切、撕、磨。
2、初步认识牙齿,了解牙齿的名称和部位。
3、提高幼儿动手制作能力。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大嘴巴一个、小嘴巴每组一个、食物模型若干。
2、牙签、苹果片(每幼儿2片)。
3、VCD动画片、牙齿模型两个、(门牙、尖牙、磨牙)三种牙齿的图片。
活动过程:
导入:今天,老师邀请了几个特殊的好朋友和你们来玩,我们看谁先来了?(牙宝宝)(出示动画)牙 ……此处隐藏1275个字……可是你们的好帮手呢?那小手宝宝能帮你们做什么呀?我要请我们宝贝来说说(小朋友的小手这么能干吗,能拿东西吃,能收拾玩具,会画画,会写字,会穿衣服……)我们的小手有这么多的好处呀。
师:我们的小手能够帮助我们做这么多,有这么多好处呢,可是呀,我们有的宝贝就是不让自己的小手动起来,不会自己穿衣服,吃饭,你们说这样好不好呀?小手也很不喜欢这样的小朋友,因为这样小手也越来越不灵活了,好多事情都不会做了。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多动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小手会做的事情就会越来越多,它才会成为我们的好帮手。小手对于我们来说真是非常的重要,如果我们不注意让小手受伤了又会怎样呢?那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小手呢?
师总结: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小手,不能玩小刀、剪刀等危险的东西, 要勤剪指甲保持卫生,不咬手指头,现在我们早上的天气很冷,宝贝们早上来幼儿园的时候要戴手套防止冻伤我们的小手。宝贝们,你们记住了吗?
科学活动教案 篇7活动目标:
1、感知鞋子的不同颜色和大小。
2、感受自己穿鞋的快乐。
经验材料准备:
1、鞋子是孩子每天都用的服饰,因此,有一定的感知经验,并通过大鞋和小鞋让幼儿感知自己穿鞋的快乐。
2、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夏天到了天气很热小朋友愿意和老师一起光脚做游戏吗?
2、听音乐《碰一碰》光脚做相应的动作。
3、将各种颜色及大鞋子展示在孩子面前。
4、你最喜欢内、你最喜欢那一双?为什么?
5、穿上你喜欢的大鞋子和老师做游戏好吗?
6、小朋友说一说你喜欢大鞋子吗?为什么?
7、大鞋子虽然很漂亮,但小朋友穿上会不舒服,穿上自己的鞋子和老师做游戏好吗?
活动反思
光脚作游戏即符合季节特征又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每天穿鞋子是孩子们经常做的事。因此,对鞋子的.颜色、大小较感兴趣。通过优美的音乐光脚、穿大鞋、穿自己的鞋来感知鞋子的大小,知道自己在
活动时要穿合适舒服的鞋子。但个别幼儿不容于集体活动,指导欠缺,应采取多种形式激发有困难的幼儿一起游戏。
科学活动教案 篇8活动目标:
1、 喜欢和老师、同伴一起看看、猜猜、讲讲各种有趣的盒子,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经验。
2、 初步感知探索盒子和盒中物品的关系,尝试用各种方法打开盒子。
活动准备:
大盒子三个、各种小盒子等。
活动过程:
一、 导入——引起活动的兴趣
二、 看看猜猜盒子
1、 猜猜第一个盒子——盒子和物品的匹配 “大盒子、大盒子,真有趣,上上——下下、 前前——后后、里里——外外,找找里面的小秘密”
盒子里面是什么?原来是——玩具盒、电吹风盒和领带盒
小结:盒子能帮助我们把需要的各种东西都整理好。
2、 猜猜第二个盒子——形状和声音 猜猜第二个盒子里有什么秘密? 盒子里面是什么?原来是——糖果盒、饼干盒、巧克力盒
这些盒子是什么形状的? 方形的盒子、圆形的.盒子、心形的盒子
哪个盒子里放了东西?你能猜出来吗?有什么好办法知道
小结:盒子有各种形状,真有趣!
3、 猜猜第三个盒子——尝试打开盒子的各种方法
l 尝试打开小盒子;
l 小结
三个打开的方式:翻盖;锁扣;插盖。
三、分享和延伸
这些装糖果的盒子叫糖果盒,你们还看见过什么盒子呢?(铅笔盒、玩具盒、工具盒、肥皂盒、饼干盒、眼镜盒等)聪明的宝宝再找一找,家里还有什么盒子,发现的来告诉老师和小朋友。小班科学活动:大盒子、小盒子真有趣。
科学活动教案 篇9活动目标:
1、感知空气的存在,掌握空气的特征及作用。
2、让幼儿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情况及其危害性。
3、培养幼儿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器材:杯子、手帕、大玻璃缸、蜡烛、尼龙袋子、气球、打火机、水。
2、自摄的有关空气污染的录像片。
活动过程:
(一)感知空气的存在及其特性
1、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和你们玩个变魔术的游戏(师示范)。
2、将手帕团塞入玻璃杯杯底。杯子里有什么?杯里除了手帕还有别的东西吗?猜一猜:如果把杯子放入水中,杯子里的手帕会怎么样?
我们来试一试,杯子里到底有没有其它东西。将玻璃杯倒扣压入水中,再把杯子提出水面,取出手帕。手帕湿了吗?为什么?
杯里除了手帕外还有其他东西,是它把水顶住不让水流进杯子,所以手帕才不会湿。
3、你们能看见杯子里的东西吗?这东西手摸得到吗?用鼻子闻得出吗?那么,杯里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呢?请小朋友仔细看老师示范。将杯口斜着浸入水中。你们看到了什么?是什么东西从杯子里跑出来吹出泡泡的?(学习词:空气)。
4、请小朋友拿起尼龙袋,张开袋口。看看袋里有什么?请幼儿迅速将袋口拧紧,用手慢慢向袋底挤。为什么挤不动了?尼龙袋里有什么?(空气)。
5、你们刚才在哪里捉到了空气?你们看得见空气吗?能摸得到空气吗?闻一下空气是什么气味的?
小结:我们的周围充满着空气。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气体,因此,小朋友通常认为我们周围没有东西。
(二)认识空气的作用
1、将点燃的蜡烛用杯子完全罩住,点燃的蜡烛为什么会熄灭了?
2、请小朋友用手捂住口鼻,说说有什么感觉?
3、除了我们人需要空气外,还有谁也需要空气?
小结:除了人类离不开空气外,动物、植物也离不开空气,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需要空气。
(三)了解空气遭受污染的情况及其危害性
1、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可是现在空气质量发生了变化,下面请小朋友们认真看录像,想想这些事情对空气有没有影响?
2、放映自摄录像片,请幼儿观看,镜头一:满天飞扬的尘土,对空气的.污染;镜头二:汽车排出的废气对空气的污染;镜头三:烧香、放鞭炮时的缭绕烟雾;镜头四:工厂烟囱排放的黑烟;镜头五:焚烧垃圾时产生的浓烟;镜头六:正在公共场所吸烟的人。
3、讨论:刚才我们看到了很多污染空气的事,这些事对人类会有什么危害?
小结:如果我们吸入了被污染的空气,就容易得感冒、气管炎、哮喘病,严重的还会导致肺癌,对我们人体危害很大。
4、那如何让我们身边的空气变得更新鲜清洁呢?
改善空气质量的办法:如种植花草树木、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不在生活区焚烧垃圾,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等。
(四)游戏《气球火箭》
1、为什么鼓起的气球一松手就会飞走?
2、什么样的气球火箭会飞得高些远些?
3、师生共同游戏数次结束。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推荐]](https://img.jihtu.com/upload/606.jpg)
![大班语言教案[优秀5篇]](https://img.jihtu.com/upload/6871.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