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5-07-09 09:58:04
【精品】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合集十篇

【精品】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合集十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够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具有一定的空间观念。

2、复习巩固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办法,能够准确进行测量并求周长。

3、利用周长的相关知识,能够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

4、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经验。

5、在交流的过程中回忆求周长的计算方法,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1、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如何观察立体图形,通过我们自己亲自动手搭积木,我们学会了什么?

2、除了学习观察立体图形,我们还学习了求什么图形的周长?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有关图形方面的知识。

二、巩固探究

1、复习观察立体图形

每出示一个,让学生用自己的正方形积木照样子搭一搭。搭出图形之后,认真观察,说一说从正面、侧面、上面可以观察到什么样的形状?

交流,订正。

2、复习周长的计算方法。

什么叫周长?怎样求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又该怎么求呢?

自由完成第12题,汇报订正。

3、完成第13题。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20厘米长的铁丝,用它围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多少?

还是用这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通过刚才的操作,你发现了什么?

4、刚才我们又是动手操作,又是测量计算,累了吧?我们一起到足球场去轻松一下吧!看!这就是我们将要去的足球场。出示第14题。

自己看图、读题,想一想,在这道题中都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

这道题一共让你求出几个问题?会不会解答?

做完这道题,你有什么想法吗?

三、拓展实践

我们再独立解决几个实际问题:

1、足球场是个长方形,长120米,宽95米。李林绕着足球场跑了3圈,跑了多少米?

2、学校北面有一块长方形的实验园,长是30米,宽是20米,如果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如果有正好一面靠墙,篱笆长多少米?

3、小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

四、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板书设计:

总复习

立体图形 求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

正方形的周长

总复习(四)

教学目标:

1、继续复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能够正确地观察日历,回答问题。

2、复习可能性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感受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3、复习有关搭配的知识,能够按照题意进行正确搭配。

4、能够根据已知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通过复习加强巩固,进一步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在以前的复习中,我们都复习了哪些知识?

本学期我们学的内容除了刚才说到的,你认为还有哪些知识我们应该再复习整理?

我们一起来整理回顾这些内容,看谁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最棒!最棒的同学我们可是有奖励的!

我们一起来比一比、赛一赛好吗?

二、巩固探究

1、回顾整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同学们,你还记得有关年、月、日的哪些知识?

出示第16题:一年365天,合几个星期零几天?

请同学们自己试着做一做。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92页第18题的图片及文字。

请同学们认真看图,谁能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告诉了我们什么?

你是怎样设计住房方案的?

3、复习“搭配中的学问”

出示第20题:我们刚才解决了住宿问题。现在我们在一起来解决穿衣的问题好不好?

这是我们学过的搭配中的学问。你能不能自己试着解决呢?

如果解决得好、搭配得棒,我们将评选它为“出色设计师”。

自己解决,评选“出色设计师”。

4、回顾整理“可能性”

出示第19题,指名读题,自己解答,指名回答。

5、整体回顾:

在这一学期中,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问题?

三、小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

四、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2-4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经历自主探索除数是两位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2、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小数的除法。

3、感受数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价值,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学生介绍自己家冰箱的容量和功率,教师记录下几组典型数据。

(设计意图:介绍自己家冰箱的容量和功率,是每个学生都感兴趣的轻松愉快话题,使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开始学习。)

2、让学生观察记录的数据,讨论:冰箱容量和功率有什么关系?得出:一般情况下,电冰箱的容量越大,功率就越大;反之,电冰箱的容量越小,功率就越小。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数感,丰富生活经验,并自然引出节能冰箱。)

3、教师谈话并介绍节能冰箱与普通冰箱每天的耗电量,让学生计算两种冰箱每月的耗电量。然后交流。

(设计意图:冰箱耗电量学生不太熟悉,教师给出每天的耗电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生成新的课程资源。)

二、解决问题

1、提出第一个问题,学生自己列式并用计算器计算。

(设计意图:用计算器计算,满足学生急于知道答案的好奇心,也为下面用竖式计算活动经验。)

2、交流列出的算式和计算结果,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结果。

(设计意图:交流列式的想法,用语言描述计算的结果,让学生在具体问题的情境中进一步理解除法计算结果的实际意义。)

……此处隐藏8585个字……p>

根据比的意义,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什么关系?(相除关系.)在这个比中,用谁除以谁?(3除以2.)3除以2的商是多少?(1)

教师指出:我们把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板书:比值)1在这里就叫做3∶2的比值.

板书:3∶2=3÷2=1

┇┇┇┇

前比后比

项号项值

小学数学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

1.理解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2.会用减法解决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积极思考、动手实践以及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过程:

口算(20道)

师:小火车开起来。

一、复习铺垫

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初步学会了比较,比如,比大小,比长短,比轻重,比多少。今天我们再来比一比,不但要比出结果,还要说一说你是怎么比的。

1、 比大小。

出示一本教科书和一本练习本,提问:比一比,教科书和练习本,哪一本的封面比较大?你是怎么比的?

指出:教科书和练习本的封面,我们一眼就能看出大小,可以通过观察来比较。

2、 比长短。

出示两枝铅笔,红色铅笔稍长,蓝色铅笔稍短,分握左右两手。提问:比一比,这两枝铅笔哪枝长,哪枝短?你是怎么比的?

指出:不能一眼比出来长短的,可以把两枝铅笔放在一起,使一端对齐,就可以比出长短;也可以用尺子分别量出它们的长度来比一比。

3、 比多少。(电脑出示:)

第一排:7只小鸡图

第二排:4只小鸭图

提问:小鸡和小鸭是怎么排的?(一个对一个)。

这样对齐排列的好处是什么?谁来比一比说一说(能一眼看出小鸡比小鸭多3只)

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小鸭比小鸡少3只)

小结:看来,对齐后排一排,比一比能让我们一眼就看出来谁多谁少,多多少,或少多少。这是比较两个数量多少的一个好办法。

二、 探究方法。

1、 多媒体出示例题的抓花片插图,引导观察。

提问:瞧,图中两个小孩在做什么?你从图中可以得到什么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求出什么问题

估计学生会提出求和或求差的问题。

教师指出:求两种花片一共抓了多少个,我们已经会解决了。现在我们来解决哪一种花片抓的多?多多少个?这样的问题。

2、 探索例题的解决方法。

(1)提问:从画面上你能一眼就看出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几个吗?(不能)

那有什么办法能很快地知道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几个呢?(学生相互讨论,自由发言)

在学生充分讨论后指出:动手摆一摆、动口说一说、动脑想一想,这些都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那你愿意选择哪一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呢?(学生自由选择方法尝试)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请一名同学板演排列。

追问: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是怎么排的'吗?为什么要一个对一个排呢?

小结:看来,要知道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多少个,我们只要把两种花片排一排、比一比就可以了。

(2)提问:如果现在红花片和蓝花片都有八九十个,我们也用排一排的方法来比出多少,方便吗?那怎么办?

指出: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可以通过列算式来解决。现在请同学们互相研究一下,这道题应该怎样列算式计算。

(3)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求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多少,就是求13比8多多少,也就是要从13里去掉8,用减法计算。

(4)引导学生口头列出算式,算出得数,提醒学生说出单位名称,然后有学生口头对问题作出回答。学生边叙述,教师边作如下板书:

13-8=5(个)

口答:红花片多,多5个。

(5)提问:你知道蓝花片比红花片少多少个吗?

引导学生说出:红花片比蓝花片多5个,也就是蓝花片比红花片少5个。

3、 解决试一试中的问题。

师:同学们说的真不错,接下来赵老师带你们去参观学校的合唱队,好不好?

1.课件出示教科书第61页试一试中的图。

瞧!他们排练得多认真呀?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女生24人,男生 20人。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

然后在书上独立列式计算。算式:24-20=4(人)口答:男生比女生少4人

交流时要说出单位名称,进行口答,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解题的思路。

感悟:只要从24里面去掉20,剩下的就是男生比女生少的人数。

小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者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实际上就是求两个数相差多少,都是用减法列出同样的算式来计算。

三、 巩固练习

1、 基础题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在学生观察插图的同时,教师讲述故事:有一天,小猴和小熊一起帮鸡妈妈到地里采玉米棒。小猴采了53个,小熊采了30个玉米棒。你们知道小猴比小熊多采了多少个?

让学生在课本上列式解答。评讲时让学生说说括号里填什么单位名称,并让学生对问题做出口答。

提问:如果问题是小熊比小猴少采多少个,该怎样列式解答?

指出:列出的算式仍然是53-30=23(个)。只是口答应是小熊比小猴少采23个。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指导学生观察图意。提问:图里画的是哪两种书?《数学故事》有多少本?《童话故事》有多少本?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让学生在书上列式解答。交流后提问:如果问题是《童话世界》比《数学故事》多多少本,该怎样列式计算?怎样来回答问题?

2、 提高题

(1)出示:唐老鸭身高80厘米,米老鼠身高50厘米,唐老鸭比米老鼠高多少厘米?

指导:高多少其实也就是多多少的意思。

学生列式解答。

(2)出示:书包的价钱是24元,铅盒的价钱是10元,笔盒比书包便宜多少元?

提问:便宜多少元的意思是什么?(就是少多少元)

学生独立完成

3、拓展题

出示有关我们班级的一些情况:

男生有24人,女生有26人。 年龄8岁的有13人,年龄9岁的有37人。

提问:根据上面的这些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自由选择l-2个问题解答。

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3、4两题。

四、 全课总结

提问:今天,你学到了哪些新本领?

生活中有许多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板书: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你能举些例子吗?

板书设计: 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红花片:

蓝花片:

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多少个? 蓝花片比红花片少多少个?

13-8=5(个)

口答:红花片多,多5个。

《【精品】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合集十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