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5-11-26 14:50:04
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那么总结要注意有什么内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不等式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不等式知识点总结1

一、 知识点

1.不等式性质

比较大小方法:

(1)作差比较法

(2)作商比较法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①对称性:a > bb > a

②传递性: a > b, b > ca > c

③可加性: a > b a + c > b + c

④可积性: a > b, c > 0ac > bc;

a > b, c < 0ac < bc;

⑤加法法则: a > b, c > d a + c > b + d

⑥乘法法则:a > b > 0, c > d > 0 ac > bd

⑦乘方法则:a > b > 0, an > bn (n∈N)

⑧开方法则:a > b > 0,2.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定理:

(1)如果a、b∈R,那么a2 + b2 ≥2ab(当且仅当a=b时等号)

(2)如果a、b∈R+,那么(当且仅当a=b时等号)推广:如果为实数,则

重要结论

1)如果积xy是定值P,那么当x=y时,和x+y有最小值2;

(2)如果和x+y是定值S,那么当x=y时,和xy有最大值S2/4。

3.证明不等式的常用方法:

比较法:比较法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当不等式的两边的差能分解因式或能配成平方和的形式,则选择作差比较法;当不等式的两边都是正数且它们的商能与1比较大小,则选择作商比较法;碰到绝对值或根式,我们还可以考虑作平方差。

综合法:从已知或已证明过的不等式出发,根据不等式的性质推导出欲证的不等式。综合法的放缩经常用到均值不等式。

分析法:不等式两边的联系不够清楚,通过寻找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逐步将欲证的不等式转化,直到寻找到易证或已知成立的结论。

4.不等式的解法

(1) 不等式的有关概念

同解不等式:两个不等式如果解集相同,那么这两个不等式叫做同解不等式。

同解变形:一个不等式变形为另一个不等式时,如果这两个不等式是同解不等式,那么这种变形叫做同解变形。

提问:请说出我们以前解不等式中常用到的同解变形

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

(2) 不等式ax > b的解法

①当a>0时不等式的解集是{x|x>b/a};

②当a<0时不等式的解集是{x|x

③当a=0时,b<0,其解集是R;b0, 其解集是ф。

(3) 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之间的关系

(4)绝对值不等式

|x|0)的解集是{x|-a

o o

-a   0   a

|x|>a(a>0)的解集是{x|xa},几何表示为:

o o

-a 0 a

小结:解绝对值不等式的关键是-去绝对值符号(整体思想,分类讨论)转化为不含绝对值的不等式,通常有下列三种解题思路:

(1)定义法:利用绝对值的意义,通过分类讨论的方法去掉绝对值符号;

(2)公式法:| f(x) | > a f(x) > a或f(x) < -a;| f(x) | < a -a

(3)平方法:| f(x) | > a(a>0) f2(x) > a2;| f(x) | < a(a>0) f2(x) < a2;(4)几何意义。

(5)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6)一元高次不等式的解法

数轴标根法

把不等式化为f(x)>0(或<0)的形式(首项系数化为正),然后分解因式,再把根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在数轴上标出来,从右边入手画线,最后根据曲线写出不等式的解。

(7)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定理:|a| - |b|≤|a+b|≤|a| + |b|

|a| - |b|≤|a+b|

中当b=0或|a|>|b|且ab<0等号成立

|a+b|≤|a| + |b|

中当且仅当ab≥0等号成立

推论1:|a1 + a2 + a3| ≤|a1 | +| a2 | + | a3|

推广:|a1 + a2 +...+ an| ≤|a1 | +| a2 | +...+ | an|

推论2:|a| - |b|≤|a-b|≤|a| + |b|

二、常见题型专题总结:

专题一:利用不等式性质,判断其它不等式是否成立

1、a、b∈R,则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 C )

A、若a>b,则|a|>|b| B、若a>b,则1/a<1/b

C、若a>b,则a3>b3       D、若a>b,则a/b>1

2、已知a<0.-1

A、a>ab>ab2 B、ab2>ab>a

C、ab>a>ab2 D、ab>ab2>a

3、当0

A、(1a)1/b >(1a)b B、(1+a)a>(1+b)b

C、(1a)b >(1a)b/2 D、(1a)a>(1b)b

4、若loga3>logb3>0,则a、b的关系是( B )

A、0a>1

C、0

5、若a>b>0,则下列不等式①1/a<1 a2="">b2;③lg(a2+1)>lg(b2+1);④2a>2b中成立的是( A )

2、a、b为不等的正数,n∈N,则(anb+abn)-(an-1+bn-1)的符号是( C )

A、恒正            B、恒负

C、与a、b的大小有关      D、与n是 ……此处隐藏5874个字……结论。

4.不等式的解法

(1) 不等式的有关概念 同解不等式:两个不等式如果解集相同,那么这两个不等式叫做同解不等式。同解变形:一个不等式变形为另一个不等式时,如果这两个不等式是同解不等式,那么这种变形叫做同解变形。提问:请说出我们以前解不等式中常用到的同解变形 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

(2) 不等式ax > b的解法 ①当a>0时不等式的解集是{x|x>b/a}; ②当a<0时不等式的解集是{x|x

(3) 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之间的关系

(4)绝对值不等式|x|0)的解集是{x|-aa(a>0)的解集是{x|xa},几何表示为:o o-a 0 a小结:解绝对值不等式的关键是-去绝对值符号(整体思想,分类讨论)转化为不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通常有下列三种解题思路:

(1)定义法:利用绝对值的意义,通过分类讨论的方法去掉绝对值符号;

(2)公式法:| f(x) | > a f(x) > a或f(x) < -a;| f(x) | < a -a

(3)平方法:| f(x) | > a(a>0) f2(x) > a2;| f(x) | < a(a>0) f2(x) < a2;

(4)几何意义

(5)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6)一元高次不等式的解法 数轴标根法把不等式化为f(x)>0(或<0)的形式(首项系数化为正),然后分解因式,再把根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在数轴上标出来,从右边入手画线,最后根据曲线写出不等式的解。

(7)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定理:|a| - |b|≤|a+b|≤|a| + |b|? |a| - |b|≤|a+b|中当b=0或|a|>|b|且ab<0等号成立? |a+b|≤|a| + |b|中当且仅当ab≥0等号成立推论1:|a1 + a2 + a3| ≤|a1 | +| a2 | + | a3|推广:|a1 + a2 +...+ an| ≤|a1 | +| a2 | +...+ | an|推论2:|a| - |b|≤|a-b|≤|a| + |b|

不等式知识点总结8

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未知数项的次数是1,这样的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注意:一般说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个解。

2、二元一次方程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联立在一起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都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注意:一般说二元一次方程组只有解(即公共解)。

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1)代入消元法;

(2)加减消元法;

(3)注意:判断如何解简单是关键。

5、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1)对于一个应用题设出的未知数越多,列方程组可能容易一些,但解方程组可能比较麻烦,反之则难列易解

(2)对于方程组,若方程个数与未知数个数相等时,一般可求出未知数的值;

(3)对于方程组,若方程个数比未知数个数少一个时,一般求不出未知数的值,但总可以求出任何两个未知数的关系。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不等式:用不等号,把两个代数式连接起来的式子叫不等式。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

3、不等式的解集: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不等式所有解的集合,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4、一元一次不等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系数不等于零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它的标准形式是ax+b0或ax+b0,(a0)。

5、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类似,但一定要注意不等式性质3的应用;注意: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注意空圈和实点。

不等式知识点总结9

技巧一:"小题'巧做

在数学考试中,相对解答题,选择题被称为"小题'。建议考生做题时实行敏捷方法,通过对选项的观看,利用特别值代入法、特别方程法、排解法等,排解不行能的选项,把选择题从4选1变成2选1,提高解题的速度。

技巧二:把握概念、公式拿下基础分

在解答题中,考生要留意概念型的内容。比如,在考试中,一些考生常写错极坐标,考生平常若能牢记极坐标概念,就知道极坐标怎么写,把握这个学问点,在极坐标和平面坐标的转换中,就能立即拿分。

另外就是娴熟把握公式。数学解答题里,假如第一道大题考三角函数的话,三角函数的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帮助角公式、诱导公式等若能熟识把握,即便题不会做,把这些公式写上去,也能得公式分。此外,在数列类考题中,把握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代入公式简洁化简变形就能得分。在立体几何考题中,有的`考生喜爱用向量法答题,必需把握面面角公式、线面角公式;在考极坐标与参数方程,把握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的转化公式就能得分,这些都属于公式分。

技巧三:分步骤答题"抢'计算分

按目前的评分细则,数学考试按步骤给分:考生写对一步给一步的分。比如,考线性回归方程,求回归系数b。假如整体计算,算错一个地方,系数b的值算错,分数就没有了。假如分步答题,先算x与y的平均数,然后算分子,再算分母,分子分母都算好,再带到式子里计算,计算每步都有分,即便算错一个地方,之前的步骤也能得分。

技巧四:把握常见"套路'拿分数

比如解三角形时求取值范围,通常有两种策略:第一种将边换成角,再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去得分;其次种把角换成边,用均值不等式或图形的几何性质去得分。这是常见的答题技巧。这些答题技巧近期可通过训练,把握固定套路,就能拿到分数。

温馨提示

另外,提示考生,在考场上,不要由于答题挨次支配不当导致丢分。建议考生答题由易到难,假如某道考题较难,经仔细思索还没有思路,要坚决进入下一题。不少考生在考试中过于纠结解析几何和导数题,导致最终一道选做题没有时间做,但选做题的难度通常较小,这道题不做就丢失了得分机会。

考生答题习惯不好也会消失丢分的状况。例如,概率统计题属于应用题,答题需要有肯定的文字表述,有的考生简洁计算数据,以为做完了,或文字作答时统计用语不规范,导致被扣步骤分。还有书写问题。数学答卷给的位置空间大小适当,答题时考生要有规划,在不跳步的状况下,步骤分明,成行成列,把踩分点写明确,便利老师按步给分。

《不等式知识点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