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间实习工作总结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因此我们需要回头归纳,写一份总结了。总结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车间实习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车间实习工作总结 篇17月,我开始在车间实习了!
刚进车间,感到什么都很新奇,当然新奇的同时也表明我对车间的一切毫无概念,可以说是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毕竟这是一个公司的实用生产车间,在这里要加工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自然要求不容马虎。这跟我们在学校里的实训不同,虽然那时我们的实训包括了车、铣、钻、磨、锻、焊、铸、数控编程等,但都只是简单的操作一下,用到的也只是普通的机床设备,精度方面要求也不是很严格,可现在就不同了,身处车间,看到的是许多先进的数控机床,我知道在这里要学的东西很多也很不容易!
在喷油嘴偶件部车间一直待到现在,我清楚的记得第一天进车间时的情景,班长拿了一个针阀体毛坯给我,简单的介绍了有关毛坯淬火和达到洛氏硬度的问题,并且把我带到磨工艺角的机床前,让我开始看工艺。这是我第一次接触针阀体,之前关于针阀体,脑中一点概念也没有。
刚开始时,我根本不知道从何处着手,只是站在同事身边,看看同事如何操作,甚至当他们用到量规检测时,我还不知道那是在干什么,为什么要那么干,有什么作用。甚至是量规、量块、量套,都是在询问同事后才明白。在学校学过量规、量块,可为什么在真正看到它时却不知道呢?我找来课本,上面讲的都是些理论性的知识,现在要联系车间里的具体实物好好学习了。
可这样看同事操作还是少点什么,多亏每个机床前的作业指导书。指导书上清楚的写明了产品型号、产品名称、零件名称、工序名称、工序号、设备型号、设备名称、材料牌号、毛坯种类、毛坯外形尺寸、工艺装备及辅料、质量特性、量具名称,当然还有最重要的简图、作业顺序和要点注意事项。因此,我开始看作业指导书,看完再看同事怎样操作,有时一边对照着指导书一边看同事操作。我特别注意指导书上的质量特性和用到的量具,不明白的就问同事,请他们给我讲解一下,很高兴的是同事们都很热情,我从他们那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在喷油嘴偶件部的第一个周了,我了解了清洗、甩干(250号工序)、磨工艺角(230号工序)、磨削大外圆(240号工序)、预磨中孔(260号工序)、检验、分组(320号工序)、光磨大外圆(338号工序)和实效处理(310号工序)等加工工序。这个周也是我学到最多东西的一周,想起刚进车间的一无所知,到一周后我明白并且掌握了怎样用量具检测工件是否满足要求。例如工艺角距离量规、工艺角跳动量规、外圆跳动量规、千分尺等,这些用得最多,我学的也多,现在我已经能够熟练应用这些量具检测工件了!
在偶件部的第二个周,我学习了磨两级圆(280号工序)、磨球头(290号工序)、刷洗压力室(295号工序)、刷洗中孔及二级孔(334号工序)、刷洗进油孔、定位孔(335号工序)、滑动性检查(70号工序)、雾化实验(80号工序)、检查喷孔(100号工序)及外观检查(135号工序)等加工工序。其中磨两级圆、磨球头都是用到数控机床。刚开始我认为只要事先编好程序,几乎可以实现自动化加工,工作时省力又省时间,可后来我发现同事换砂轮、修磨砂轮,就用了几乎一下午的时间,特别是磨两级圆、磨球头所用到的'砂轮都很大,相应的也很沉,看到同事安装砂轮、不断的设置参数、修改参数,我发现要真正学会操作这个机床有多困难。
像刷洗压力室、刷洗中孔及二级孔、刷洗进油孔、定位孔、雾化实验、外观检查等这些相对来说较简单的工序操作,我都是在同事指导下自己动手实践,从实践中我明白了许多东西。
七月过去了,不知不觉的,从我开始工作到现在也快一个月了,每天在车间都有不同的收获,我很高兴!
八月,我从径部密封检测(40号工序)这道工序开始看起,每学习一道新的工序,我首先要先仔细看一遍作业指导书,看的同时,我会把指导书中的简图大略的手绘一遍,同时把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内容记录下来,然后看同事们怎样操作,对照操作来理解作业指导书。
对每道工序,我要求自己了解该工序的加工机床、作业顺序;掌握该工序的工步内容、定为方式、操作要点、质量特性、怎样应用量具测量;对较简单的工序操作,我要求自己能独立操作;仔细分析每一道工序作业指导书上的零件图,找到画图的切入点,看自己能否在计算机上画出该图。
这个月我主要学习了径部密封检测(40号工序)、磨中孔座面(330a号工序)、超声波清洗(400号工序)、高压清洗(140号工序)、定位清洗(390号工序)、挤压研磨(380号工序)、偶件流量检测(110号工序)、磨中孔座面大端面(330号工序)、电火花打喷孔(350号工序)、IP与体配磨(110号工序)、配磨升程(50号工序)、成型磨削(80号工序)这些工序。以上工序,除了清洗、流量检测及径封检测外,其余工序都在先进的数控机床上操作,例如1P机床、1C机床、U80机床等,在学习这几道工序时,我也只能学习工艺,现在要我学会机床我认为很困难。
以下是这个月我对每道工序的简单总结:
1、径部密封检测
设备名称:多功能测控仪
操作要点:
(1)检测仪上部的密封快要求清洁并保持良好的密闭性;
(2)氮气检测压力保持在2兆帕。
质量特性:流量值14-75
疑点:对径部密封检测,我仍然不明白判断合格与否的依据。按要求只要屏幕显示数据在14-75之间即可,可是为什么要在这个数据范围内才算合格呢?
2、磨中孔座面
设备名称:中孔座面精密磨床
工步内容:
(1)磨座面
(2)磨中孔
定为方式:弹簧卡盘夹紧针阀体大外圆
3、磨中孔座面大端面
设备名称:中孔座面精密磨床
工步内容:
(1)粗磨大端面
(2)精磨大端面
(3)预磨中孔
(4)磨座面
(5)磨中孔
(6)手工去孔口毛刺
定为方式:弹簧卡盘夹紧针阀体大外圆
质量特性:座面角度、距离、端面跳动、中孔圆度、座面圆度中孔直线度、座面跳动、座面直线度、端面平面度、粗糙度、锥度;
量具:三丰圆柱度仪、三丰轮廓粗糙度仪、冷光源、双母线测量仪、端面跳动量规、端面深度量规。
磨中孔座面和磨中孔座面大端面这两步操作目的基本相同——磨中孔座 ……此处隐藏15480个字……尚无适当的机械化设备可以全部代替;某些最精密的样板﹑模具﹑量具和配合表面(如导轨面和轴瓦等),仍需要依靠工人的手艺作精密加工;在单件小批生产﹑修配工作或缺乏设备条件的情况下,采用钳工制造某些零件仍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方法。钳工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操作者的技艺和熟练程度。钳工按专业性质又分为普通钳工﹑划线钳工﹑模具钳工﹑刮研钳工﹑装配钳工﹑机修钳工和管子钳工等
从安全教育,动作要领和工具的使用到拿起锉刀等工具的实际操作,这无疑是一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有些东西是要自己去摸索的,有些东西是要从理论中去发现用于实际。从开始的打磨平面,就让我学到了要想做好一件事并不是那么的简单,要用实际去证实它。眼见的不一定真实(平面看上去很平,但经过测光就能发现它的不足);这让我想到了学校为什么要我们来这里实习,是要我们懂得学习的可贵,学习和打磨平面一样要有一丝不苟的精神才能做到最好,同时还要让我们认识到动手的重要性。只是一味的学习理论,那也是远远不够的,没有实际的体验,发现不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这都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需要头脑和双手的配合。
从平面打磨到划线、打点;从修整形状到钻孔;从铰孔到攻螺纹,每一步让我学到的东西是别人拿不走的。
钳工的方要内容是为划线、錾削、锉削、研磨、钻孔、扩孔、铰孔、攻螺纹等等。了解了锉刀的构造;分类、选用、锉削姿势、锉削方法和质量的检测。而我所要做的内容就是处理阀的运行及装配,以下就是我的一些工作内容:调节阀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卡堵,常出现在新投出纳实习工作总结运系统和大修投运初期,由于管道内焊渣、铁锈等在节流口、导向部位造成堵塞使介质流通不畅,或调节阀检修中填料过紧,造成摩擦力增大,导致小信号不动作大信号动作过头的现象。
故障处理:可迅速开、关副线或调节阀,让脏物从副线或调节阀处被介质冲跑。另一办法用管钳夹紧阀杆,在外加信号压力情况下,正反用力旋动阀杆,让阀芯闪过卡处。若不能则增加气源压力增加驱动功率反复上下移动几次,即可解决问题。如若仍不动作,则需解体处理。
还有泄漏,泄露又分为:
1、阀内漏,阀杆长短不适。气开阀,阀杆太长阀杆向上的(或向下)的距离不够,造成阀芯和阀座之间有空隙,不能充分接触,导致关不严而内漏。同样气关阀阀杆太短,导致阀芯和阀座之间有空隙,不能充分接触,导致关不严而内漏。
解决办法:应缩短(或延长)调节阀阀杆使调节阀长度合适,使其不再内漏。
2、填料泄漏。填料装入填料函以后,经压盖对其施加轴向压力。由于填料的塑性,使其产生径向力,并与阀杆紧密接触,但这种接触是并不是非常均匀的。有些部位接触的松,有些部位接触的紧,甚至有些部位没有接触上。调节阀在使用过程中,阀杆同填料之间存在着相对运动,这大学生实习工作总结个运动叫轴向运动。在使用过程中,随着高温、高压和渗透性强的流体介质的影响,调节阀填料函也是发生泄漏现象较多的部位。造成填料泄漏的主要原因是界面泄漏,对于纺织填料还会出现渗漏(压力介质沿着填料纤维之间的微小缝隙向外泄漏)。阀杆与填料间的界面泄漏是由于填料接触压力的逐渐衰减,填料自身老化等原因引起的,这时压力介质就会沿着填料与阀杆之间的接触间隙向外泄漏。
解决对策:为使填料装入方便,在填料函顶端倒角,在填料函底部放置耐冲蚀的间隙较小的金属保护环(与填料的接触面不能为斜面),以防止填料被介质压力推出。填料函各部与填料接触部分的金属表面要精加工,以提高表面光洁度,减少填料磨损。填料选用柔性石墨,因其具有气密性好,摩擦力小,长期使用后变化小,磨损的烧损小,维修容易,压盖螺栓重新拧紧后摩擦力不发生变化,耐压性和耐热性良好,不受内部介质的侵蚀,与阀杆和填料函内部接触的金属不发生点蚀或腐蚀。这样,有效地保护了阀杆填料函的密封,保证了填料的密封的可靠性和长期性。
3、阀芯、阀座变形泄漏。芯、阀座泄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调节阀生产过程中的铸造或锻造最新体育教育实习总结缺陷可导致腐蚀的加强。而腐蚀介质的通过,流体介质的冲刷也可造成调节阀的泄漏。腐蚀主要以侵蚀或气蚀的形式存在。当腐蚀性介质在通过调节阀时,便会产生对阀芯、阀座材料的侵蚀和冲击使阀芯、阀座成椭圆形或其他形状,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致阀芯、阀座不配套,存在间隙,关不严发生泄漏。
解决方法:关键把好阀芯、阀座的材质的选型关、质量关。选择耐腐蚀材料,对麻点、沙眼等缺陷的产品坚决剔除。若阀芯、阀座变形不太严重,可经过细砂纸研磨,消除痕迹,提高密封光洁度,以提高密封性能。若损坏严重,则应重新更换新阀。
另外则是振荡,震荡产生的原因是调节阀的弹簧刚度不足,调节阀输出信号不稳定而急剧变动易引起调节阀振荡。还有说选阀的频率与系统频率相同或管道、基座剧烈振动,使调节阀随之振动。选型不当,调节阀工作在小开度存在着急剧的流阻、流速、压力的变化,当超过阀刚度,稳定性变差,严重时产生振荡。
解决对策:由于产生振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振动轻微的振动,可增加刚度来消除。如选用大刚度弹簧,改用活塞执行结构。管道、基座剧烈震动通过增加支撑消除振动干扰;选阀的频率与系统频率相同,则更换不同结构的阀;工作在小开度造成的振荡,则是大学生邮局实习总结范文选型不当流通能力C值选大,必须重新选型流通能力C值较小的或采用分程控制或子母阀以克服调节阀工作在小开度。
起它的还有阀门定位器故障,这又分为
1、普通定位器采用机械式力平衡原理工作,即喷嘴挡板技术,主要存在以下故障类型:
1)因采用机械式力平衡原理工作,其可动部件较多,容易受温度,振动的影响,造成调节阀的波动;
2)采用喷嘴挡板技术,由于喷嘴孔很小,易被灰尘或不干净的气源堵住,是定位器不能正常工作;
3)采用力的平衡原理,弹簧的弹性系数在恶劣现场下发生改变,造成调节阀非线性导致控制质量下降。
2、智能定位器由微处理器(cpu)、A/D,D/A转换器及等部件组成,其工作原理与普通定位器截然不同。给定值和实际值的比较纯是电动信号,不再是力平衡。因此能够克服常规定位器的力平衡的缺点。但在用于紧急停车场合时,如紧急切断阀、紧急放空阀等。大学生实习工作总结这些阀门要求静止在某一位置,只有紧急情况出现时,才需要可靠地动作。长时间停留在某一位置容易使电气转换器失控造成小信号不动作的危险情况。此外用于阀门的位置传感电位器由于工作在现场,电阻值易发生变化造成小信号不动作,大信号全开的危险情况。因此为了确保智能定位器的可靠性和可利用性,必须对它们进行频繁的测试。
通过对调节阀故障原因分析,采取适当的处理、改进办法,将大大提高调节阀的利用率,降低仪表故障率,对流程工艺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以及能源消耗的降低都有着重要作用,可有效提高调节系统的质量,从而确保生产装置长周期运行。
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我已经能够自如的工作了,现在的我对以后的工作充满信心,我相信我会干出一番事业。
以上就是我关于这一段时间实习的总业,望老师予以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