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艺复兴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文艺复兴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文艺复兴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作品的种类、题材、造型技法、艺术风格,体悟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
2、通过欣赏与相互探讨,加深对文艺复兴三杰对西方艺术所作出的贡献,掌握对于西方美术作品的鉴赏方法,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3、学习艺术巨匠勤奋的创作精神,从文艺复兴作品中所反映的人文精神,理解和感悟人本主义理念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对达芬奇绘画作品的欣赏,了解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风格特点和造型特点。
难点:文艺复兴时期的性质和历史意义。
三、教学方法
讲述法、引导探究法、欣赏、启发、讨论等。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电影片段《达芬奇密码》中对《最后的晚餐》的分析视频,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之上,提出问题:这是谁的作品?出卖耶稣的门徒是哪一个?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由此引出课题(板书)《“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
环节二:拓宽思维,直观感知
1、教师继续展示《最后的晚餐》。
提问一:这是什么时期的作品?你们是如何看出来的?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简单小结文艺复兴艺术的特色。
提问二:除了达芬奇,这一时期代表人物还有谁,有什么艺术主张?对画家进行介绍,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文艺复兴时期,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
2、教师播放《蒙娜丽莎》,引导学生欣赏。
提问三:作品中描绘了什么?有什么特别之处?(优美的风景、端庄的女子等)
环节三:循循善诱,具体分析
提问四:给你什么样的感受?那个神秘的微笑又代表了什么?发挥学生的想象,整体的感知,畅所欲言。(提示学生从构图、明暗及画中人物的外貌特征、精神气质以及色调等方面去分析。)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简要总结。(正面胸像构图;眼睛等五官和手部刻画细腻,体现人文精神等)
提问五:你觉得背景和人物色调和谐么?为什么?你喜欢这幅作品么?
学生同桌两人一组讨论,教师引出“渐隐法”的运用,并简要讲述作者表达情感。
环节四:巩固新知,实践展评
1、教师展示两组作品,分别是拉斐尔的《椅中圣母》与中世纪的圣母像作品,与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和早期雕塑家多纳泰罗的《大卫》进行对比。并提出问题:运用所学知识,任选一组,谈谈它们艺术特色的不同之处。
学生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造型、构图、色调等方面分析。
2、以小组演讲赛的形式,各组选一个代表,进行演讲,同学之间自评、互评,教师从赏析角度、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评述,以鼓励为主,并引导学生找到发展方向。
环节五:回忆重点,小结作业
1、师生共同回顾文艺复兴三杰各自的成就以及艺术特色。
2、教师设疑并布置作业:那时候的油画材料和我们现在的一样么?那么是谁被称为“色彩的发明者”?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并作出总结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六、板书设计
文艺复兴教学设计2在接到李老师上课通知的那会儿,我就在思考选择上哪一课的问题。仅仅几分钟的时间,我们决定了该课题。一是考虑到学生的进度,二是对我本身对文艺复兴有点兴趣,以前上该课内容的时候,有些想法,想通过一种比较有新意的方式和角度诠释文艺复兴。下面,我简单介绍该课设计的思路和形成过程。
确定教学重难点。通过课标,很显然文艺复兴的解读是重点也是难点。也只有通过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直接解读,才会更加理解或深刻的理解人文主义的内涵。最初的想法是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做几组欣赏对比,那会更加直观。无奈中世纪的作品并不多见,再由于时间的久远和中文翻译的原因,大多略显晦涩,并不利于学生解读。所以在后来的教学设计中,我只安排了一组美术作品的比较。其余全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诚如大家所知,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是相当丰富的,所以我大量的工作就是在寻找和筛选我需要的具有典型性的、通俗性的文艺作品。比如:《草地上的圣母圣子》就是在我看阅了几十幅圣母和圣子后,最后留下来使用的。因为它蕴涵的人文精神特别具有代表性。
体现历史学科的特色。从历史必修三的角度看,解读文艺复兴的人文内涵似乎就够了。但是这毕竟是历史课,非语文课。如何突出学科特色呢?我想,“解读文艺复兴背后的历史和文艺复兴与人类文明的进程”,那是历史的范畴和历史课的价值体现。
突出大历史观。对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分析,要站在人类文明史的高度进行诠释。我想,“文艺复兴发现了人和世界”,“揭开了人类文明的新篇章”等等应该是该理念的体现。
自然生成历史与现实的切换。历史总是能给人启迪的,但是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应该比较自然,不能太牵强;应该注重高远意义,甚至是发人深省的,而不是随随便便、平平淡淡。这种高度和深度需要教师去把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优势和学识水平。
注重教学设计的整体性。该课在运用了大量的文艺作品的时候,处理不慎就会“散”。所以我整体上设计了5个片段:“找寻曾经的辉煌”、“千年沉沦与初步唤醒”、“谁在呼唤——解读文艺复兴背后的历史”、“文艺复兴与人类文明”、“文艺复兴与我们”等。另外,采用了演绎归纳法的教学方法,在每一个片段解析后,对文艺复兴的概念作阶段性的解读。以回应主题。
突出历史课堂的文学色彩。我们越来越发现,真正能打动人的.教学设计,应该是有文化色彩和人文色彩的。历史课不应该是严肃、枯燥、干瘪的代名词,而是生动的、深刻的、鲜活的。历史的诠释有很多种,我们究竟该取哪一种?恐怕是我和我们历史教师可以思考的问题。
课后的反思:这堂课的第一次公开亮相,就是在文昌中学。学生素质很不错,整堂课学生一直被深深的吸引,思维也处于活动状态。但是,总的来说,这堂课的难度还是比较大。教师在备课和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都有一定的难度。
感谢给予了我鼓励的领导和教师,敬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文艺复兴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
了解和掌握资产阶级文化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和文艺复兴的性质,人文主义,但丁,彼特拉克,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
通过了解人文主义者但丁、彼特拉克、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的主张和文艺作品的特点,掌握文艺复兴的实质。
通 ……此处隐藏1626个字……p>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文艺复兴运动实质、重要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教学难点】
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先决条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含文字和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播放《意大利风景》视频。
师:意大利的风景美丽吗?
学生答:美丽极了。
师:意大利不仅有美丽的风景,历史上还产生了灿烂的文化,现在欧洲发达国家盛行的资本主义制度,就是在意大利产生并发展而成的。今天,就让我们回到14、15世纪的意大利,去领略那场轰轰烈烈的运动吧。
新课讲授:
师:本单元标题为“近代社会的曙光”,由本单元开始我们就进入到了世界近代史的学习,而所谓的世界近代史,就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的历史。它开始于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于一战爆发前。
(一)文艺复兴运动
学生阅读课文44——45页“思想解放运动”一目,概括文艺复兴运动产生的背景、时间及最先兴起的国家。
学生回答:背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新兴资产阶级开始形成。欧洲各国农业生产发生重大变化,农场成为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租地农场。中古时期,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主宰了欧洲人的生活,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性,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引起广泛的不满。
时间:14世纪中叶到17世纪。
国家:意大利。
【设计意图】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在阅读中圈划重点知识;学生之间交流并展示自学结果,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思考:为什么文艺复兴运动最先在意大利兴起?
学生回答: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
教师:文艺复兴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而发起的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那么,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人文主义。
教师: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多媒体出示“人文主义与封建神学的不同思想”表格,教师:请大家小组讨论并完成表格内容。
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教师进行补充。
拓展: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不过,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只反对教会的精神统治,并不反对信仰基督教。
师生探讨:新兴资产阶级为什么要借助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神学?
教师归纳:当时封建神学占统治地位,教会势力庞大,排挤其他思想和学说传播。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无力与神学正面冲突。
多媒体出示关于文艺复兴是复古还是创新的两则材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辩论,辩论完成后汇报结果。教师进行补充。
思考: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是什么?
教师进行引导,学生思考后回答:打破了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大发展,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出示问题: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回答: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
(二) 但丁与神曲
猜猜他是谁:1、他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2、他的代表作是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3、他被誉为文艺复兴的先驱,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学生回答:先驱:但丁。代表作:长诗《神曲》。
教师:《神曲》由《地狱》《炼狱》和《天堂》三部分组成。《神曲》描写了人类战胜邪恶、到达人生真善美境界和实现理想社会的故事,抨击了封建教会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的'各种罪恶,谴责了统治阶级的腐败和贪婪,赞美了现世生活,歌颂了自由的理性和求知的精神,具有人文主义色彩。恩格斯评价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那么,《神曲》有何重要意义?
学生回答:《神曲》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三)艺术大师达·芬奇
教师:出示达芬奇的发明,并让学生猜是谁的作品。
学生:达·芬奇
教师:达·芬奇是意大利伟大的艺术大师,也是一位颇有成就的科学家和工程师,除了艺术外,在数学、物理、生物、解剖、地理、工程和军事等多个学科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达·芬奇的绘画作品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达·芬奇在绘画领域的代表作有哪些?
学生回答:代表作:《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等。
课件出示《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学生欣赏,体会人文主义思想。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丰富对人文主义的认识。
(四)文学巨匠莎士比亚
教师: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文艺演出主题的创意灵感将来自于他,现场朗诵了他的戏剧《暴风雨》当中的台词。他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被誉为西方版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他是谁?
学生回答:莎士比亚。
学生阅读课本47页小字内容,了解《哈姆雷特》及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对《哈姆雷特》内容的了解,知道莎士比亚作品体现的是人文主义者要求冲破封建势力束缚的强烈愿望。
教师: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他的剧作分为喜剧、悲剧和历史剧三大类。那么,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有哪些?
学生回答:《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和《麦克白》被称为“四大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仲夏夜之梦》也是他的名剧。
多媒体出示表格:文艺复兴时期名人及其代表作。
学生看书并讨论后完成。
课堂小结:
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人性的解放,打破了中世纪以来封建文化和教会统治对人性的禁锢。文艺复兴运动不是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恢复,而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它是在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条件下发生的,以人文主义精神为武器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创立了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文化模式,为以后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奠定了文化基础,它是近代以后欧洲社会加速发展的重要根源。
板书设计:
《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 《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文 背景
艺 文艺复兴 时间
复 最早出现国家
《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兴 但丁:《神曲》
运 代表人物 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动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