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关于过年的日记](https://img.jihtu.com/upload/8718.jpg)
[热]关于过年的日记
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天又过去了,相信大家一定感触颇深吧,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写一篇日记了。你所见过的日记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过年的日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过年的日记1今年春节,爸爸妈妈带我回老家,我高兴的不得了,急切地盼望着那一天快点到来。
终于要坐火车回老家了,车窗外经过的绿油油的田野、高山、大桥、是那么的美,可是,我的心早已飞回老家了。 到了老家,见到了想念已久的亲人,爷爷养的老黄牛生了一只小牛仔,好可爱。让人伤心的是我喜欢的那只狗已近死掉了,我再也不能和他玩了。在老家过年,可以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吃元宵,在田间玩耍、嬉戏,最让我开心的`就是放鞭炮了,因为每逢过年的时候,我最喜欢放鞭炮了,我只敢放一些花炮,还有甩炮,那些声音比较大的炮都是哥哥他们在放,它们放的时候,我就躲得远远的,捂着耳朵。花炮很好看。
在老家过年,有浓浓的年味,一家人都在一起说说笑笑,和和睦睦的。今年,妈妈带我回老家过年,我一想到过年有好吃的,就迫不及待”飞”回老家。
过年,首先从准备年货开始,可在我的老家,自己家里喂的有鸡、牛,到集市上去买一些饮料和其它的蔬菜就可以了。每家每户都要剪窗花,贴门帘,大街小巷都蔓延着幸福和快乐的气息。
在我的家乡,除夕夜当然里少不了主食啊,那就是汉阳镇最著名的蒸盆子,里面有萝卜汤还有炖肉,最好吃的就是蛋饺子,这种饺子的皮是鸡蛋做出来的呢!还有午餐肉,丰盛的不得了。
一家人坐在餐桌前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外婆他们满脸笑容。我们小孩子也有自己的话题,一边商量收多少压岁钱,一边狼吞虎咽,大家都开开心心,炉子里的火越烧越旺,这表示新的一年大家平平安安,日子一天比一天开心。
关于过年的日记2春节是我们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曰,举国上下喜气洋洋,忙忙碌碌,家家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在我们南方,过春节就是走亲访友拜大年,而我到了北京以后,感受到了更深厚的春节气氛,这就要从我们逛庙会说起了。
初二一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厂甸庙会。哇,好热闹啊。只见人山人海,比肩接踵。最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长长的“美食街”。从串成佛珠样的大山里红,到五尺高的大糖葫芦;从顶着红点儿的爱窝窝,到层层起酥的油酥火烧;还有羊肉串、鹿肉串、爆肚儿、炸灌肠、烤鱿鱼,各种美食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一路走过去,我的眼睛都看花了,肚子也被各种好吃的塞满了,正当我还留恋着要不要再来串鹿肉,旁边的叫好声将我吸引了过去。
原来是一组人物雕塑正在“行进”:卖力的洋车车夫、认真的'剃头师傅、漂亮的唱曲小姑娘、欢快玩耍的小孩儿……他们从头到脚全身都涂着厚厚的油彩,扮起雕塑来有板有眼,一眼望去还以为是王府井步行街的人物雕塑活过来了,真有意思。爸爸说这叫“行为艺术”。
不过最吸引我的还是玩儿的东西。看,一个个五颜六色的小风车迎着风儿笑开了怀;听,贴着金字标签的空竹抖起来声声清脆;一会,这边捏面人儿的捏了个孙悟空;那边吹糖人的又吹了一个小金鼠。更有艺人们竞相表演的绝活,高跷、太平鼓、五虎棍……“咔嚓”、“咔嚓”,连妈妈都忍不住拿着照相机拍了又拍。妈妈说厂甸庙会是北京历八大庙会之一,到现在已经延续四百多年了,可以称得上是北京的“文化名片”。
这次逛庙会真是我历年春节中最难忘的一次经历,让我了解了更多的民俗文化和特色小吃,也学到了不少像“行为艺术”、“文化名片”的新名词呢。
关于过年的日记3要说什么时候感觉最好,当然是过年的感觉最好.为啥感觉好呢?
春节有压岁钱,每年春节都会拿到好多的压岁钱,再把它小心翼翼地藏起来."前年拿了700元,去年拿了900元,今年有多少呢?950?1000?还是超过1000?"我躺在被窝就想起这个问题,虽说离春节还有还几天,我就已经开始计划怎样分配这笔钱了。天哪!几百,几千,这么多钱!这对我是一笔天大的数目。到现在我已经存了20xx多块钱了,用200元给爸爸妈妈买些礼物,剩下的压岁钱就归我了。我想买的学习用品通通买下,再买一些玩具、零食和衣服,想到这里,我不禁笑出声来,拿压岁钱的感觉真好.
春节时,各种东西都"开了禁"。平时,不准吃糖,油炸食品在春节时统统"开禁",我可以好好地去吃多多和馅饼那些诱人的小吃。看到那些琳琅满目五彩缤纷的小吃,我的口水就快流出来了心中不由一阵窃喜,心想:春节真好!不知不觉,我左手拿着一串红得发亮的冰糖葫芦,右手拿着一块香喷喷,热气腾腾的梅花糕。不仅食品"开了禁"烟花爆竹也一样.平时爆竹烟花碰都不碰,可到了春节便热闹起来.看着那些烟花,有绿如翡翠,有黄如金子,有白如云朵,还有蓝如宝石,心中,不由一阵兴奋,我也急着放一根烟花,绽放出一朵朵美丽的花接着一颗颗小火星似流星般地拖着长长的.尾巴滑落天际,没了踪影。"开禁"的感觉真好.
只有过年,才会有这些快乐,所以,过年的感觉真好!
关于过年的日记42月10日 雨
今天,爸爸开车送妈妈、婆婆和我去上海过春节,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心想:“真是太好了,我终于有机会和他们相聚了!”
中午一点多才到,大家早已累得筋疲力尽。爸爸建议我和爸爸妈妈到外面吃。因为我很想早日跟严家安会师,所以,我就要回家吃。爸爸怕我一个人回家不安全,没有同意。我十分气愤,跟爸爸大吵大闹起来,谁也不让谁。最后,妈妈批评了我,我只好沉住气,不吭声,耐着性子,陪他们在外面吃。吃好了饭,我飞快地跑回家。哈哈!我终于可以跟严家安顺利会师了!
下午,天阴沉沉的,我和安安十分无聊,没事做,这时,妈妈正好要去超市买东西。我和爸爸妈妈就缠着她带我和爸爸妈妈去打游戏,经过我和爸爸妈妈再三请求,妈妈无奈,只好勉强答应。啊!游戏厅里的人可真多啊!妈妈正好找借口说:“这里人多,烟味也浓,我和爸爸妈妈回去吧!我和爸爸妈妈调皮地说:”怎么啦?我和爸爸妈妈又闻不到!”俗话说,“好虎不跟群狼斗”,她怎么斗得过我和爸爸妈妈呢?还不是输了吗?最后,还不是乖乖地服从我和爸爸妈妈的命令让我和爸爸妈妈再游戏厅里玩了很久。
很巧的是,今天正好也是公公的'生日。晚饭前,大家一起捧出大蛋糕,关上灯、点燃蜡烛,唱起生日歌,唱了英文、唱中文。我和安安放开了嗓子,大声地唱着。然后,公公许了个愿望,吹灭了蜡烛,我和爸爸妈妈开始抢蛋糕吃了!我和安安吃了一块有一块。舅舅说我和爸爸妈妈是人来疯,我说:“不对,不对,应该是全家都是人来疯嘛!因为今天全家都吃得很多嘛!”
今天,我真高兴啊!
关于过年的日记5今年和去年一样,我们是去日本过的中国年。去年我们去了横滨、冲绳,而今年我们去了鬼怒川和大阪,别说,玩大阪真是别有一番趣呢!
早就知道日本有一个地方叫大阪,还在上学期,媽媽 ……此处隐藏3858个字……人”(我妹妹最近迷上了“瞎子捉人”)大家也觉得应该玩一玩,但叔叔推说自己累了,所以我们倾巢而出动员叔叔和我们一起玩,但最后在我婶婶的“高压”下终于“屈服”了,游戏开始了,叔叔扮演“瞎子”的角色,没想到叔叔每次都出手又快又猛,又一次抓我时我一逃跑,叔叔便很灵敏的抓住了我,害我撞在了晾衣架的开关上痛死我了,到最后我什么方法都想尽了站:在阳台靠边沙发边缘上,后来又爬上了窗台,但老是被我爽朗的笑声给害了,笑声虽然是从我嘴里传出来的,但好像一个不服管教的孩子一样,不听我的命令,结果连连被抓到......
当然有n多趣事,但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最后请正确关闭电脑。
关于过年的日记12新年——是我国的一个盛大的节日,这个节日在不同的地方还有着不同的过法呢!这其中也蕴含着不同的民风民俗,现在,就由我来讲讲我国两个少数民族的春节吧!
火把节是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尤其是在彝族中,火把节不仅盛况家前,而且被视为新年的开始。在每年正月十五日晚上,白马山寨里的男女老少排着火把的长龙,一路高呼着,弯弯曲曲地穿过山寨,走遍田野地角,他们要用火把驱除邪气,祈求吉祥幸福。在白马山寨,点燃第一支火把很有讲究,要依照农历年号属相,推举最年长的阿尼(爷爷——白马藏语)承担。届时,老阿尼最先点燃火把紧跟着。众人一边跑,一边高喊着:“喔一把”。若是两寨相邻,两队火把往往向中间靠拢,并行揉杂,然后旋成一圈儿,人们就在中间载歌载舞,欢呼雀跃。
彝族的春节如此盛大,壮族的春节同样也是非常热闹讲究的。壮族的春节从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共三天。除夕,家家杀鸡宰鸭,蒸制扣肉、粉精肉、叉烧肉等。晚餐的饭桌上要有白斩鸡,有老人的家庭还要炖猪脚和炖整鸡。吃过丰盛的晚餐后,人们便围在火塘四周等待新年的到来,是为守岁。子时一到,人们焚香点烛,神台上供满了猪肉、整鸡、粽子、汤圆、米酒等祭品。孩子们则燃放鞭炮,不少地方的壮族妇女马上提着水桶或竹筒到泉眼、河边打“新水”,讨个吉利。男人则提着灯笼奔向庙社烧香化纸。春节期间,壮族人家家户户都是喜气洋洋的。
春节代表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民风民俗,春节在中国人的心中有着不可缺少的地位。
关于过年的日记13春节到了,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到处是一派温馨祥和的景象和气氛。大年三十这天,我和爸爸、妈妈先去县城的华盛商场买了好多的年货,为过年做些准备。咱们带着许多好东西回到老家后,我赶忙和爷爷、爸爸一起往大门、小门上贴起了红彤彤的春联。那大红的春联加上花花绿绿的萝卜钱,格外地鲜艳好看。外面“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起伏不断,此刻,我不由地想起了王安石写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到了晚上八点钟,我准时打开电视机,全家人便饶有兴致地看起了马年的春节联欢晚会。这台异彩纷呈的节目丰富了咱们除夕夜的娱乐生活和谈笑话题。节目中优美的舞蹈让人赞叹不已;动听的歌曲让人心旷神怡;搞笑的小品让人捧腹大笑,一个接一个的节目让咱们笑声不断。“当当当……”新的一年的`钟声敲响了,就在这一阵儿,礼炮、礼花、鞭炮声震耳欲聋,响成一片,外面像大锅里爆豆子一样,热闹极了,于是,我也拿出鞭炮,加入了这“爆炸大军”。
年初一大清早,外面的天还黑乎乎的,就要吃年夜饭了。奶奶特别给我煮了我最喜欢吃的水饺。吃完饭后,我知道自己又长了一岁,连忙给爷爷奶奶拜年:“祝爷爷奶奶健康长寿,快乐每一天。”他们乐得合不拢嘴,奶奶把准备好的压岁钱拿了出来,塞到我手里,高兴地我蹦了起来。一旁的妈妈说:“如果你下次考试有进步,不但会有压岁钱,还会有特别的礼物呢。”我暗暗立下决心:我不能辜负长辈们的期望。
大年初二,是走亲戚、串朋友的日子。我跟着大人去了姥姥家,和弟弟妹妹一起放鞭炮、玩耍,咱们可开心了。离开学还有半个月呢,够我玩个痛快的。我最喜欢过年了,因为这段时间里不仅有好吃的,更有好看的和好玩的。
关于过年的日记14发红包可是我过年当中最快乐的事儿,因为张张都是红纸头——一百大洋,如果每个大人五张,那就有大大多的钱,就可以买多多好的书。
大年三十夜,吃年夜饭。“小诺。”妈妈碰了碰我,不时看看爸爸的`钱包。“我要压岁钱。”我突然站起来拍了下桌子,说道,顿时,爷爷奶奶外婆外公爸爸,还有妈妈被我吓了一大跳,爸爸差点把酒喷了出来。我把脸凑到妈妈面前,轻声喃喃:“我聪明吧,一下就领悟了,我多聪明呀。”“聪明你个头,大家都被你吓了一大跳。”妈妈恶狠狠地盯着我,好像要把我给吃了似的。“来,奶奶给我聪明孙女五百块”奶奶从口袋里拿出了一红包来,我猴急地扑了上来,两眼发光。“爷爷和奶奶算在一起了,看你考试好,再奖二百。”爷爷又慢条斯理地拿出了钱,“哇。”外公外婆也来了,一个三百,一个五百。“妈妈爸爸你们呢?”我收钱也总不会忘了他们的份儿,“我这儿缺钱,给你凑个数二百。”妈妈不舍得拿出二张崭新的红纸头,“你怎么会缺钱呀。”“都捐给你爸爸了呀。”妈妈指指爸爸,把给五百块的红包大任推给了可怜的爸爸,我这匹“贪狼”被引走了,“我也缺钱,钱都买机器了。”爸爸又凭他那聪明的脑瓜想出了一个借口,“给三百。”我说,“我可是小孩纸(子)呀,过年就得给红包。你和妈妈凑整数”“好好好,三百三百。”爷爷替爸爸说了句,看来爸爸始终躲不了。“又收了三张。”我蹦上餐桌,一旁的奶奶瞪大眼,不停念到:“危险,危险。”
过年真幸福,因为全家团聚了,过年真好,因为有多多的红包。不过我也不会乱用这笔钱,我让妈妈给我存起来,以后上大学用。
关于过年的日记15现在一年一度的春节又到了,春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里人们喜欢穿新衣服,以表示他们对新一年到来的美好期望。这使我想起了许多古诗,如一句王安石的古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使我看到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迎接新春到来时喜悦的情景,再一想起今年过年,一定又是热闹非凡。
在早晨,太阳渐渐的升起。阳光驱散了薄雾,天空瓦蓝瓦蓝的。因为今天是春节,所以人们都起得比较早,当然我们也不例外。我起来洗漱完后,便穿上我的新衣服,在镜子前美美的了一大圈,又将我的齐刘海微微整了整,才算满意。我们高高兴兴的吃完羊肉饺子后,我听着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迫不及待地奔向奶奶的家,因为那里有等着我很久的——红包以及几个月没见的奶奶,爷爷。到了奶奶家,看到爷爷和奶奶又白了些的头发,鼻子忍不住一酸,再也忍不住直接冲进他们的怀里……
到中午的时候,叔叔阿姨和未婚的哥哥姐姐们都欢聚在一堂,吃上了可口的饭菜。不过我最期待的还是晚上可以放鞭炮,看烟火,看春晚。夜晚来临,我们吃完年夜饭后,叔叔哥哥爸爸去串邻居。我们这些小女孩便在客厅里期待春晚的开始,也许心里都在想谁能上春晚呢。不过在这之前,我们还是很乐意再放些鞭炮,我用火点燃了仙女棒,看着一个个带着火焰的彩球飞上天空,心中也舒坦了不少。
很快的除夕的春节就这么过去了,我尝到了可口的饭菜;看到了精彩的春晚;欣赏了绚丽多彩的烟花。现在,我更深一步的体会到了感动、怀念和幸福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