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5-09-18 09:58:05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知道3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2、使学生在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以及数学表达的能力,感受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使学生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

填一填:

1、个位上的数是_________________的自然数一定

是2的倍数,也叫_________。

2、个位上的数是________的自然数一定是5的倍数.

3、一个数,如果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

的个位上一定是_____。这个数最小是。

4、最小的偶数是,最小的奇数是,最大的偶数,最大的奇数。

2的倍数有: 。

5的倍数有: 。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

偶数有: 。

奇数有: 。

课件出示

师:用5、6、7三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使这个数是2的倍数?说说什么样的数一定是2的倍数?可以摆成5的倍数吗?说说怎样摆?什么样的数是5的倍数?

(生:口答)

师:可以摆成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吗?为什么?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只要观察这个数的个位。那么你能从个位上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揭示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既可以巩固已学知识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3的倍数的特征的教学过程中来,有利于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新知。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学生填一填)

师:学生独立填在课本19页上,然后观察。生:汇报结果

1、课件出示:(学生填一填)

师:学生独立填在课本19页上,然后观察。生:汇报结果

1 2 3 4 5 6 7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3的倍数的个位上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呢?(课件出示)生结论:3,6,9是3的倍数,但12,15,18个位上的数就不是3的倍数。(出示课件)

师:根据一个数个位上的数字,能确定一个数是3的倍数吗?(不能)那么3的倍数究竟有什么特征呢?

3、观察讨论(二):3的倍数12和21。(课件出示)

谈话:比较观察这两个数,你能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生:数字相同,数字排列的顺序不同)

师:在3的倍数中,再找几个数,把他的数字顺序改变一下,看看是不是3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3的倍数,改变数字的顺序后,仍然是一个3的倍数。

师:在不是3的倍数中,也有这样的数,你能把他们一组一组地排列起来吗?(13,31;14,41;23,32;25,52;)这里又说明什么呢?

生:一个不是3的倍数,改变数字的顺序后,仍然不是3的倍数。

师:由此推想,3的倍数的特征和数字的排列顺序没有关系,那与这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有关吗?这里到底有什么奥秘呢?

4、探索发现规律

(1)活动:每个同学手中都有一些小棒和一张数位卡,我们在数位卡上分别来摆几个3的倍数,看看分别用了几根小棒。现在请你在3的倍数中任意选几个来摆一摆,开始。

生:小组中完成并记录,然后汇报,教师板书如:12:1+2=3

师:有什么发现?(是3的倍数)

(2)活动:下面我们反过来试试看,请你数出21根小棒,摆成一个两位数,看看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操作后汇报结果21:2+1=3)

师:现在你猜想什么样的数一定是3的倍数?(猜想:3的倍数,它的各位数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

(3)活动: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举例,如49×3=147,166×3=498等,使学生进一步确认这一结论的正确性。还可以任意写一个数,利用这一结论来验证,如3697,3+6+9+7=25,25不是3的倍数,而3697÷3也不能得到整数商,因此,它不是3的倍数。

5、出示总结: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设计意图]为了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索,使学生在观察——猜想——推翻猜想——再观察——再猜想——验证的过程中,概括出3的倍数的特征。通过活动的方式,减缓学生在概括时的思考难度。教学时,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猜测、验证的完整过程。由于学生在概括2和5的倍数的特征时,只注意到了个位数,因此,学生在概括3的倍数时,也会很自然地寻找个位上的数的特征。但通过观察,发现这些数的个位上的.数有的是3的倍数,有的不是,于是产生认知冲突。经过进一步提示,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通过这样的方式也使学生认识到:找出某个规律后,还要找出一些正面的、反面的例子进行检验,看是不是普遍适用。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究解决问题方法的兴趣。

三、练习中提升认识

通过完成“做一做”,哪些数是3的倍数?你是怎样判断的?明确方法: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可以先把这个数各位上的数相加,看得到的和是不是3的倍数。

练习三,4、下面哪些数是3的倍数?在下面的( )里面“√”。

42 78 111 165 655 5988 ( ) ( ) ( ) ( ) ( ) ( ) 49 95 311 82 20xx 2222 ( ) ( ) ( ) ( ) ( ) ( )

1、下面用数字卡片摆出的数中,哪些是3的倍数?在每个数后面增加一张卡片,使这个三位数成为3的倍数。

2、在□里填一个数字,使每个数都是3的倍数。

3、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进行课堂练习时,还可以把一些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经过不同的排列,再让学生判断,以加深对“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的理解。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的方法,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 ……此处隐藏11153个字……(课件出示)

(1)动手操作,感受三角形旋转的过程

将三角形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

先想象旋转过程,再动手操作。

提问:如何确定三角形旋转后的位置?

预设: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每条边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

(2)教师演示,总结画图步骤。

(3)做一做:

你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三角形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吗?

三、回顾小结,感受旋转的应用

这节课我们深入探究了图形的运动中的旋转运动,艺术家们运用几何学中的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出了许多美丽的图案,我们来欣赏一下。希望同学们也能像艺术家们,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设计出美丽的图案,装扮我们的生活!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篇12

【学习目标】

1、我要知道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除法基本相同,懂得确定小数除以整数商的小数点的位置。

2、懂得小数除以整数的算理。

3、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感到很有成就。

【重、难点】

1、理解和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商的小数点的定位。

【学习流程】

【知识链接】

1、填一填。

(1)23.59是由2个( )、3个( )、5个( )和9个( )组成的。

(2)3.6表示( )个0.1,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 )个0.1,也就是( )。

2、列竖式计算。

715÷5 621÷9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我能推想出7.15÷5=( ),62.1÷9=( )

【自主探究】

1、4瓶饮料卖8.52元,一瓶饮料卖多少元?

2、交流:组内交流自己的算法,说说为什么这样算。

【巩固练习】

列竖式计算 (做完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检验。)

① 43.2÷6 ②48.72÷8

【回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了哪些收获?

【达标检测】

1、已知5823÷3=1941

那么,58.23÷3=( )

582.3÷3=( )

5.823÷3=( )

2、计算并验算。

28.6÷11

3、20xx年6月1日,三峡大坝正式蓄水。蓄水3天,水位共上升9.84米。

平均每天上升多少米?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内容

P44-P46例1-例3做一做,练习十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表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初步应用公式求周长、面积。

3、使学生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

教学重点

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教学例1。

1、投影出示例1(1):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两行图中,数的排列规律。

问:每行图中的数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指名口答)

2、学生自己看书解答例1的(2)、(3)小题

提问请学生思考回答:这几小题中,要求的未知数表示的方法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用一些符号或字母来表示的)

师:在数学中,我们经常用字母来表示数。

问:你还见过那些用符号或字母表示数的例子?

如:扑克牌,行程A、B两地,C大调......

二、新授:

1、学习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性质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例2:

(1)学生用文字叙述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运算定律。

(2)如果用字母a、b或c表示几个数,请你用字母表示这个运算定律。

(3)当用字母表示数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看书45页“用字母表示……”这一段。

(4)你还能用字母表示其它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吗?

请学生在草稿本上能写几个写几个,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根据学生写的情况师逐一板书。(学生在表示时,一定要清楚表示的是哪一个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减法的性质:a-b-c=a-(b+c)

除法的性质:a÷b÷c=a÷(b×c)

2、教学字母与字母书写。

引导学生看书P45提问:在这些用字母表示的定律、性质中,哪一个运算符号可以省略不写?是怎样表示的?(请一生板演)

a×b=b×a(a×b)×c=a×(b×c)

可以写成:ab=ba或ab=ba(ab)c=a(bc)或(ab)c=a(bc)

(a+b)×c=a×c+b×c

可以写成:(a+b)c=ac+bc或(a+b)c=ac+bc

其它运算符号能省略吗?数字与数字之间的乘号能省略吗?为什么?(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说说)师强调:只有字母与字母、数字与字母之间的乘号才可以省略不写。

3、教学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例3(1):

师:字母不但可以表示运算定律还可以表示公式、及数量关系。

用S表示面积,C表示周长,a表示边长你能写出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吗?

学生先自己试写,然后小组交流,看书讨论。

问:(1)两个相同字母之间的乘号不但可以省略,还可怎样写?怎样读?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2)字母和数字之间的乘号省略后,谁写在前面?

师强调:a2表示两个a相乘,读作a的平方;

省略数字和字母之间的乘号后,数字一定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4、练习: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

x×xm×m0。1×0。1a×63×nχ×8a×c

教学例3(2):

学生自学并完成相关练习。两生板演。师强调书写格式。

课堂练习

P46做一做1、2题。

P49练习十:第1-3题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什么知识,你体会到什么?(让学生自由畅谈)

课后追记

学生还是能够比较好的接受用字母来表示数,但是对于a×a=a2

和a+a=2a还是要让学生区分好。(从意义上和式子上)

还有一点就是a2的读法:a的平方

以上两点是教学中要注意的。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