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时间:2025-09-02 19:42:05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15篇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1

一、引出课题

1、教师手拿陶罐和铁罐:

师:老师手上拿的是──陶罐和铁罐,它们都是用来盛东西的(注意盛的读音)。它们的区别是——陶罐容易碎,所以老师轻轻地把它放下。

2、从前,在国王的御厨里,你们知道这地方吗?(理解御厨──就是专烧菜给皇室人员吃的厨房),也有一只陶罐和铁罐,你看出这是两只怎样的罐子了吗?(看课件图)

板书铁罐:傲慢陶罐:谦虚

3、师: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呢?

二、初读课文

1、师:自由读读故事,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想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谁能正确、响亮地读读这些词语?(指名读、男女生对读)

懦弱争辩兴奋惊讶神气恼怒羞耻理会流逝宫殿荒凉光洁朴素价值轻蔑

掘出来相提并论

3、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我给你点提示,你自己试着说说看,也可以跟同桌说。

很久很久以前,在国王的御厨里,铁罐( )陶罐。

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铁罐( ),陶罐( )。

三、读课文,分析两个罐子的个性

1、自由读2到9小节:

师:请你仔细读读2~9小节,把有关陶罐的话用横线划下来,有关铁罐的话用波浪线划下来,可以边读边划。

2、反馈对读。

3、师:这些语句中,你感受到陶罐和铁罐怎样的.个性呢?这样的陶罐或铁罐该用怎样的语气说话呢?自己练一练,并用着重号把对话中需要注意的词语标一标。

4、反馈:

傲慢:你敢碰我吗?陶罐子?敢/你肯定不敢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就/懦弱

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我/敢/相提并论/要/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什么/总/你

板书铁罐:目中无人、蛮横无理、自以为是

陶罐:不敢,铁罐兄弟。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相互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真宽容,愿意“和睦相处”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2

课文分析:

小学语文第五册《陶罐和铁罐》是一篇寓言故事。教学这则寓言,我们采取语文活动课的形式采进行。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人都有长处不口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教育学生在学习上要懂得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无论什么时候部不能骄傲自大,必须谦虚谨慎,怎样才能把这则寓言的寓意真正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去,使他们在学习、工作中明白人各有所长,能正确对待别人的长处,和睦相处,共同为集体,为社会作出贡献。我们采用话剧的手法把这则寓言的深刻寓意表现出来,让学生看后有身临其境之感从中懂得道理,受到教育。

设计理念:

故事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在教学中我力求创设情景,促进学生和谐、主动地发展,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教材为主源,以学生素质提高为主旨原则,牢固树立主体意识,训练意识,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是一个绳子,会写十二个生字。2.朗读中体会铁罐的骄傲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3.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9自然段,学会从不同的语言体会不同角色的人物情感,知道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去比。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陶罐和铁罐的性格。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

教学重点: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讲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录音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寓言故事,故事有两个主人公,一个叫“陶罐”,另外一个叫“铁罐”。他们都生活在国王的御厨里,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你们想去看看吗?

好吧,老师就带大家去御橱里看看他们吧!(播放动画)动画播完了,你们觉着这个故事怎么样?有趣吗?

那你们想不想读一读这个故事呢?让我们打开书的126页,一起学习《陶罐和铁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仔细读课文,有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查查字典,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老师啊有个小要求,同学们边读边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国王的御厨里有一只陶罐和铁罐,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许多年之后,它们都被埋在了废墟之下,人们发现了陶罐,它还是像以前一样美观、漆黑锃亮。而铁罐早就不知道在什么年代就锈烂了,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孩子回答不完整或不简洁时教师要适时引导)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刚才这两位同学总结的故事当中,都提到了铁罐奚落陶罐,孩子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奚落”吗?

(奚落就是用尖酸刻薄的话数落别人的短处,让人很难堪。)

师:同学们从文中找找,那几个自然段写到了铁罐奚落陶罐呢?

(1——9)

三、学习1——9自然段了解陶罐与铁罐的性格特点

师:下面呀我们就来看看这部分内容。

(师用情地读第一段)“国王的御橱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孩子们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1.重点分析铁罐的性格

学生找到:“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1)、抓住铁罐对陶罐的称呼,让学生体会铁罐的性格

师:你们觉得这个称呼怎么样?

谁来体会着铁罐的这种心情读一读这句话。(3个同学)

(2)、从“傲慢”一词体会铁罐的骄傲、看不起人,从而更加深入的了解铁罐的性格。

师:我们再来看看后半句:铁罐傲慢地问。什么是“傲慢”呀?

师:看来呀,这个铁罐还不仅仅是不尊重别人,它呀对陶罐从内心里还透着一份看不起,一份傲慢。谁来把铁罐那种傲慢的 ……此处隐藏17246个字……D,自己再读读,看能不能想出一个恰当的词来形容陶罐?

(谦虚、有礼、友善、讲理、据理力争、克制、不卑不亢、宽容、坚强)

师:这些同学,能想出这么多恰当的词,真是了不起,大家读懂了,这是一只(齐读板书的词语)的`陶罐,可见,陶罐已经给同学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师:这个谦让和宽容的陶罐却偏偏遇到一个傲慢无礼的铁罐。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童话故事啊!想不想分角色表演读。

1同桌两人一人当铁罐,一人当陶罐练习对话,注意只读对话部分。

2请刚才同桌练读时演铁罐的站在左边,演陶罐的站在右边,全班同学分角色读。

(二),学习10——17自然段。

1.师;你们出色的朗读表演让老师深深陶醉了,老师仿佛已走进了这个童话世界。许多年代过去了,很多事物发生了变化,奚落别人的铁罐和被奚落的陶罐的结局如何呢?默读10—17自然段,找找它们各自的结局。

2. 汇报,板书:很有价值 无影无踪

四,表达感受、深化感情。

过渡:铁罐仗着自己坚固的长处奚落陶罐,年代久远,结果却无影无踪,而陶罐呢?还是那样朴素美观,变成了无价之宝。我想学到这儿,大家肯定有很多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你想说些什么呢?请拿出自己的留言板把想说的话写上去。课件出示:

我想对铁罐说:

我想对陶罐说:

我想对自己说:

(2)反馈交流

(3)总结:我们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是不对的,我们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来比,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的短处。让我们大家相互尊重,取长补短,和睦相处吧!

(五)拓展延伸,强化感悟

这里有几句名言警句,告诉我们同样的道理,我把他们送给你们。

1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3 人誉我谦,又增一美;自夸自败,还增一毁。

(六)布置作业

仿写:以《和》如:《梅花和雪花》、《左手和右手》、《电话和手机》等为题,展开想象和幻想,编一个童话故事。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14

一、课题:

《陶罐和铁罐》

二、素质教育目标

㈠知识教学点

通过阅读课文,准确理解课文内容。

㈡能力训练点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围绕中心编童话故事的能力。

3.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大胆的想象能力。

㈢德育渗透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不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瞧不起他人,为人要友善、有礼貌。

㈣美育渗透

做人要有自信,相信自己。

三、学法引导

㈠教师教法

1.启发式

2.提问式

㈡学生学法

自学讨论法

四、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㈠重点:分析理解课文

㈡难点: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品味文章的寓意。

五、教学准备

课件

六、媒体的选择与组合

1、设计思想。

①借助多媒体播放陶罐与铁罐的动画对话,可以形象直观地感受人物的个性,更好地指导学生朗读感受文章的寓意。

②课件的播放展示氧化的过程,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更能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氧化知识。

2、媒体选用情况:

知识点媒体类型媒体来源媒体内容要点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使用方法

1、多媒体自制课件文字内容整体感知全文内容,指导学生在朗读中学习生字。边导视边导思考。

2、多媒体自制课件陶罐与铁罐动画对话及氧化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去感受每个形象个性,逐步积累,达到对寓言的品味理解。边导视,边导读,边导思。

3、多媒体自制课件文字内容及图片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概括总结能力。边导视,边导思,边导说。

4、多媒体自制课件文字内容及图片充分发挥学生想象思维。边导视,边导思。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简述:

(一)激趣,谈话导入。

(二)媒体播放,整体感知全文。

(三)细读体会第一部分--寓言故事(故事1)。

1、出示媒体,看动画,听对话。

2、学生品读,教师相机引导。

3、课本剧表演,人物对话。

(四),合作学习第二部分--寓言故事(故事2)

1、出示自学要求。

①、许多年过去了,陶罐怎么样了?是什么样子?铁罐呢?

②、人们发现陶罐时,是什么态度?为什么?

③、当初,铁罐有没有想到这样的结果?2、分组学习。

3、分组汇报。

4、教师相机引导。

(五)整体品味

1、陶罐和铁罐我们应该向谁学习?说说理由。

2、如果铁罐改正了缺点,和他交朋友吗?

3、教师引导总结寓意。

(六)拓展学习

重编一个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故事。

八、板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15

教材分析: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个有趣的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瞧不起陶罐,它们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要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能理解“傲慢、恼怒、相提并论”等词语。

2.多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会全面看问题,懂得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的.神态、对话了解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和铁罐的傲慢、无礼,难点是理解体会课文讲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出示陶罐、铁罐图片,揭示课题,随即学习“陶”字,读准音,正确书写。

二、整体感知,自主识字

1.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解决,难读的句子勾出来,多读几遍。

2.同桌互相帮助,认读生字。

3.游戏检查,认读生词。

三、读中感,演中悟(学习1到9自然段)

1.默读课文,说说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

2.多形式读1到9自然段,读中理解奚落、谦虚、懦弱、相提并论等重点词语和句子。

3.表演读,感悟升华。

引导学生反复揣摩,体会陶罐的谦虚,铁罐的傲慢,以生动形象的朗读来表达自己的理解。

四、总结提升,领会寓意

(播放动画图片)现在陶罐、铁罐在你面前,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