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公倍数》教案

时间:2025-08-19 19:42:07
《最小公倍数》教案锦集7篇

《最小公倍数》教案锦集7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小公倍数》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小公倍数》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22--23页,练习四1--4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应用,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探索找公倍数的方法,会利用列举法等方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3、培养学生推理、归纳、总结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学难点:

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以趣激疑

比比谁的声音亮?请两组学生报数,并请报到2、3倍数的同学分别起立。问: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有些人起立了两次?让学生初步感受有些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教师引导学生用“既是…又是…”来表达想法。)

师:6、12、18、24……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我们就可以说6、12、18、24……是2和3的公倍数。(师板书“公倍数” )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公倍数”的问题。

二、创设情境,感知概念

1、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教学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阿凡提吗?为什么喜欢他?(他聪明、机智、幽默、……)今天老师也给你们讲个阿凡提的故事:从前有个长工,在巴依老爷家干了一年也没有拿到一个铜板。长工们于是自发地组织了起来并邀请阿凡提帮他们去向巴依老爷讨工资。巴依老爷含着烟斗冷笑着说:“工资我可以给你,不过我的钱都在我的账房先生那里。从八月一日起,我要连续出去收账3天才休息一天,我的账房先生要连续收账5天才可以休息一天,你们就在我们两人同时休息的时候来吧。我肯定给钱。”阿凡提动了动脑筋,便带长工们离开了。到了某天,他真的从巴依老爷家帮长工拿到了工钱。

请大家想一想,阿凡提是哪天去巴依老爷家的?他用的是什么办法找到这个日期的?你准备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让学生独立思考,整理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在四人小组里交流、讨论。全班汇报,交流想法。(同学们达成共识:要先分别找出巴依老爷、账房先生的休息日、再找出他们两人的共同休息日。)

同桌两人合作,通过在日历上圈一圈、本子上写一写等方式,寻求解决的办法。师巡视,并重点引导学生辨析休息日的日期应是4和6的公倍数,而不是3和5的公倍数。

全班交流,汇报。

师板书:巴依老爷的休息日:4、8、12、16、20、24、28

账房先生的休息日:6、12、18、24、30

他们八月份的共同休息日:12、24

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如果阿凡提8日这天去巴依老爷家行吗?那18日这天去巴依老爷家行吗?引导学生明确阿凡提要把事情办好,只有在巴依老爷和账房先生都在家休息的日子去才行。所以阿凡提可以在12日和24日这两天去找巴依老爷和账房先生。

你们猜猜阿凡提会哪一天去巴依老爷家呢?

师板书:最早的共同休息日:12

师:你们真聪明,用自己的智慧解决了问题。现在我们一起用数学的眼光,来看看巴依老爷和账房先生的休息日的数据有什么特点?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把板书“巴依老爷的休息日、账房先生的休息日、他们八月份的共同休息日”相应地改写成“4的倍数、6的倍数、4和6的倍数”。

师:“4和6的倍数”还可以怎么说?(4和6的公倍数)“公”是什么意思?(你有我也有、共有)数据“12”是什么?(4和6的最小公倍数)

你还有其他的表示方式吗?(集合圈的图示方式)

谁能说说什么是公倍数?什么是最小公倍数?教师板书课题。

2、加深学生对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现实意义的理解。

现在我们再来帮助小朋友解决问题。教师出示图,一些小朋友在组织跳绳活动。班长说:“我们可以分成6人一组,也可以分成8人一组,都正好分完。”请大家猜猜这些学生可能有几人?

细细体会班长说的话,你知道了什么?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全班交流想法,要求总人数就是求6和8的公倍数。

引导学生介绍用“大数翻倍法”等,简化步骤,不断改进方法。注意学生用省略号表示不同的可能性。

师:如果这些学生的总人数在50以内,那么他们最多有几人?我们所求出的“48人”是6和8的最大公倍数吗?为什么?为什么不用学习求最大公倍数呢?(因为每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因此,两个数没有最大的公倍数。)

3、归纳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师:想一想找“共同的休息日”和“总人数”的过程,说一说可以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①找倍数:从小到大依次找出各个数的倍数;②找公有:把各个数的'倍数进行对照找出公有的倍数;③找最小:从公有的倍数中找出最小的一个。)

4、看书22--23页内容,你还有什么问题?

师:观察一下,为什么6和8这两个数不相同,却可以写出相同的公倍数呢?公倍数与原有的这两个数有什么关系?公倍数与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又有什么关系?

教师画出数轴表示6和8的倍数,并可生动地比喻6宝宝步子小,要走3次才能到达24的位置。而8宝宝步子大,只要走两次就到达24的位置。到达24的位置后,6宝宝和8宝宝就碰面了。可见公倍数24是6和8的不同倍数。

三、解决问题,深化理解

1、互质数和倍数关系的数的最小公倍数

师出示书第90页的“做一做”,让学生独立解决,填写在书上。

观察一下这里的每一组中的两个数有什么关系?

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与这两个数有什么关系?

(提示:3和5这两个数有什么关系?3和5的公倍数有哪些?最小公倍数是几?15与3、5这两个数有什么关系?)

提问:根据刚才的分析,你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当两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当两数只有公因数1时,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打电话游戏。

师:梁老师家的电话号码是一个七位数,从高位到低位依次是:(1)2和8的最小公倍数(2)最小的质数(3)既是6的倍数又是6的因数(4)5和15的最大公因数(5)既是偶数又是质数(6)比所有自然数的公因数多7的数(7)2和3的最小公倍数。你能说说老师家的电话吗?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师:你们分析得多好啊!真了不起 ……此处隐藏4353个字……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师:同学们,看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最小公倍数)

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知识?(倍数)

2、师:(出示)谁会求这俩个数的倍数?有了这个知识做铺垫,相信我们这节课一定会学的很轻松。

3、(出示目标)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初步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请同学们默读一遍,并牢牢的'记住它。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

一、任务呈现

师:过几天,我们五年级的同学将外出旅游,高兴吗?小兰也想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游玩,可从7月1日起,小兰的妈妈每4天休息一天,爸爸每6天休息一天,他们打算等爸妈全部休息时,全家一块儿去。那么在这一个月里,他们可选那些日子去呢?你会帮他们把这些日子找出来吗?

要求:先独立思考,不会的小组商量。

提示:每4天休息一天就是工作3天休息一天,每6天休息一天就是工作5天休息一天

二、自主学习 教师巡视学习情况

三、展示交流

1)师:他们可选那几日外出?(12、24)

你是怎样选出来的?根据回答板书:

妈妈的休息日:4 8 12 16 20 24 28 ---- 4的倍数

爸爸的休息日:6 12 18 24 30 -----6的倍数。

共同的休息日:12 24 -----4和6的公倍数

最近的一天:12------4和6的最小公倍数

还可以用集合图来表示,

2)仔细观察两组数据有什么特征?

3)再次强调 4 的公倍数就是妈妈的休息日

6 的公倍数就是爸爸的休息日

4 和6的公倍数就是爸爸和妈妈的共同休息日

4)最近是哪一天? 12

12也是这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叫做最小公倍数。

5)集合图还可以这样表示 出示:

问:和前面的图有什么不同?中间的部分表示什么?(重合的、公共的)

你会填吗?把刚才的数据填在这个表里,中间填?两旁呢?

这样我们可以一眼看出4 和6的公倍数是12、24.

6)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什么是公倍数?什么是最小公倍数?

7)89页做一做

二、那如何求最小公倍数呢?

任务二 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一、任务呈现

1、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数

2.想一想:

1.你还能想出几种求法?

2.公倍数有多少个?你能找出最大的公倍数吗?

3.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自主学习

三、展示交流:

1、把不同求法板书

2、交流以上三个问题

(三)检测导结

1、目标检测

求下列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要求5分钟)

2和7 4和8

3和5 6和15

2、结果反馈

一次正确5分,自己改正4分,帮助改正3分,

3、反思总结 谈谈收获和不足

5

《最小公倍数》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理解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算理,掌握用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重点: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算理。

教法:新授、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学法:练习、自学、小组合作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定向导学(3分钟)

(一)复习

1、什么是最大公因数?

2、最大公因数与两个数的质因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3、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二)出示目标

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理解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算理,掌握用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二、自主学习(6分钟)

自学内容:68-69页内容

自学方法:先独立看书,思考问题,再小组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先从4号、3号开始回答,组长负责组织,提问,副组长负责记录,以及和老师的交流。)

自学思考:

1、什么是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并背诵。

2、如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两个数的公倍数和他们的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4、两个数有没有最大的公倍数?为什么?

三、合作交流(15分钟)

1.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1)学生先独立思考。

(2)再合作讨论自己是如何做的。

(3)全班交流。

2.小结:6,12,18,… 是 3 和 2 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6 是最小的公倍数,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3.举例说明:求 6 和 8 的最小公倍数。

(1)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2)学生的方法有:①列举法:先找倍数,再找公倍数,最后找出最小公倍数。

例如:6 的倍数:6,12,18,24,30,36,42,48,…

8 的倍数:8,16,24,32,40,48,…

6 和 8 公倍数:24,48,…

6 和 8 的最小公倍数:24

②大数翻倍法:8,16,24,…

6 和 8 的最小公倍数:24

③分解质因数法:

8=2×2×2 6=2×3

8 和 6 的最小公倍数包括 8 和 6 的.公有质因数和各自独有的质因数。

④画图法。

4.用喜欢的方法求 12 和 15 的最小公倍数。

学生汇报。

5.用分解质因数法求 18 和 8 的最小公倍数。

四、质疑探究(4分)

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看看有什么发现?

4 和 5 13 和 7 48 和 16 17 和 85

小结:若两数互质,两数直接相乘求最小公倍数;若两数含有倍数的关系,大数是两数的最小公倍数。

五、小结检测(6分钟)

(一)小结:谈谈你本节课的收获?

(二)检测:

1.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15,9] [18,24] [18,27] [14,21]

[32,40] [25,45] [26,39] [54,63]

2.下面的说法对吗? 说一说你的理由。

(1)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大。

(2)两个数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

六、堂清(6分钟)

找出下列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你发现了什么?

3和6 2和8 5和6 4和9 3和 9 5和10

《《最小公倍数》教案锦集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