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设计方案范文集合八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设计方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设计方案 篇1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小美人雨善良、美丽的性格。
2、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表达对故事的理解。
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小美人雨善良、美丽的性格。
难点
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表达对故事的理解。
活动准备
故事书一本
活动过程
一、教师示范讲述故事一遍。
二、分段欣赏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讲述第1页后,提问:为什么她是热切的期盼十五岁生日的到来?(没有看到过的东西、没有做过的事情,对小朋友来说总是有趣而好玩的。第一次的经历总能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回忆,小美人鱼的`第一次经历美好吗?快乐吗?)
(2)教师讲述故事第2—7页后,提问:为什么他放心王子一个人在沙滩上?(生活中,你们不仅要保护自己,还要学会照顾、关心别人。当爸爸、妈妈生病了,当小朋友受伤了,你要主动帮助他们,陪在他们的身边,就像小美人鱼那样)
(3)教师讲述故事第8—9页后。提问:如果你是小美人鱼你会怎么样?(小美人鱼已经学会爱别人,我们小朋友也要学会爱。爱小动物、小花草、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爱老师,爱每一个小朋友。)
(4)教师讲述故事11—15页后,提问:如果告诉他是自己救了他,又会怎样呢?(小朋友在和同伴发生矛盾时,哪怕再生气、再难过也不能动手打人,要像小美人鱼那样做个善良的好心人,只有善良的人才能找到好朋友,才能得到快乐。
三、再次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活动结束:
小朋友互相探讨。
设计方案 篇2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9个词语,认识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二小是为了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光荣牺牲的小英雄。教育学生热爱小英雄,学习小英雄。
教学重点:
重点是通过课文学习,知道小英雄王二小是如何机智、勇敢地和敌人作斗争的。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识记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
难点是有些词语学生不容易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读,齐读,做到有感情地读,然后思考,沙洲坝的乡亲们为什么要在井边立块石碑?碑上写着的字是什么意思?
2.指名背诵课文。
二、分析、记忆字形。
1.出示以下生字,让学生找出它的形近字:
井——升 刻——该外——处
比较每组生字有什么不同讲给大家听。(让学生从字的音、形、义的不同讲给大家听,字义的区别让学生组词即可)
2.还剩几个字没记?你用什么方法记忆它呢?(用已有的数笔画、结构分析、谜语、部件等记忆生字的方法去识记)强调:“念”上边不是“令”。
三、观察位置,指导书写。
1.要求观察字形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讲一讲,其他同学动笔描一描。
2.教师示范书写,指导一个让学生写一个,要求一气写成。
四、巩固练习。
1.填空:本课中四个独体字是______表示动作的字有______。
2.给生字组词:(落笔)
井( )刻( )外( )
开( )该( )处( )
挖( )念( )乡( )
忘( )立( )主( )
3.听写下面词语。
地方 很远 上面小村子
刻着 一口井 井旁边
板书:
一、导入新课
第8课《小八路》讲的是一个勇敢的、爱学习的'小八路。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讲儿童团小英雄王二小机智勇敢地和敌人作斗争的课文。(板书课题)
你们知道什么是儿童团吗老师告诉你们: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建立的少年儿童的组织,叫儿童团。参加儿童团的孩子叫儿童团员。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儿童团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要看清拼音,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己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读、听,纠正读音。读过以后,在课文中画出生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三、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片。先读生词,再读生字。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读音,提醒学生注意“王”的韵母是后鼻音。“常”的声母是翘舌音,韵母是后鼻音。“军”、“前”、“面”三个字的韵母都是前鼻音。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音和指导长句子的停顿。
四、教师范读(或放朗读课文的录音)
讨论: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只要意思大体上说正确就行。)
五、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2.出示投影片(或挂图)。提问:王二小正在干什么(板书:放牛、放哨),理解“放哨”。
3.“放牛”和“放哨”两件事同时做,书上用了什么词把它们连起来(用“一边……一边……”连起来。王二小又放牛又放哨,两件事同时做。这么做不耽误放牛,更重要的是借放牛做掩护,帮助八路军放哨,监视敌情。)
4.指导朗读。
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要读出赞扬的语气。
5.轻声自由读第2自然段。
讨论:敌人为什么叫王二小带路(敌人走到山口迷了路,敌人以为王二小是个放牛娃,而不知道他是给八路军放哨。结合学生看过的影视片,理解“扫荡”。
6.指名朗读第1、2自然段。
7.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第3、4自然段。着重提示理解如下几个问题。
(1)哪个词语最能体现王二小机智勇敢的精神(“顺从”是听从的意思。“装着顺从”是假装听从。这是为了让敌人想念他。这样就能把敌人带进八路军埋伏圈,然后消灭掉。)
(2)“埋伏圈”是指周围有八路边埋伏的地方。“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说明周围都是八路军,敌人被包围了。
(3)为什么称王二小是小英雄(他为了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而光荣牺牲了,所以称他是小英雄。)
8.指导朗读。
“王
二小装着顺从的样子/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加点的词要重读 ……此处隐藏7996个字……,社会交际和言语表达的能力,自我展示的能力等等;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还体验了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三、活动的目标
活动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我们和学生一起制定本次活动的目标:
情感目标
1.通过合作课题小组的集体探究,培养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2.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功感,享受探究、合作、成功的喜悦, 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能力目标
1.通过上网、去图书馆搜集信息,培养查找、搜集并简单处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与社会接触、增强社会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能以不同的方式展示研究成果, 在活动交流中互相学习、发现、反思、改进,促进实践能力的不断发展。
知识目标
1.知道小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动画片
2.从多个角度认识、分析为什么动画片吸引小学生
3.从客观的角度认识动画片对小学生的影响
三、活动的对象及课时
活动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
课时:15课时左右
备注:课时的操作方式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实施指南为依据,课时与其他学科打通既可以缩短整个活动延续时间还可以实现学科间整和。
课时采取弹性课时制,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每周2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与其他学科(如口语交际课、品生课等)打通使用。
四.注意事项
1.开展考察或其他活动时,要引导学生事先写好行动计划书,设计好调查问卷,准备收集资料的相应工具,如笔记本、照相机等。
2.教师事先要了解学生外出活动的时间、地点、活动内容,并争取家长的支持,教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 ——动画对小学生的影响》。
3。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4.在活动进行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不要过多地干涉学生的活动,更不能用自己的观点去影响学生。教师应将自己定位于学生的合作伙伴。
5.在进行总结评价时,不要过分关注结果,而应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
五、活动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研究活动。
六、活动流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主题生成 制定计划 (2课时)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分组活动 看动画片对学生成长的影响调查 (4课时)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小组汇报 分享成果 (4课时)
第四阶段:汇报展示阶段 (1课时)
第五阶段:评价阶段 (1课时)
八、活动实施具体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自由组合 制定计划
具体目标:确定子课题,建立研究小组;撰写研究方案,准备实施。
活动时间:课内2课时
1、 讨论定探究方向和方法
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喜欢看动画片?喜欢看动画片好不好?看动画片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影响?让学生在讨论中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 在这里要引导学生思考在遇到问题时除了问老师、家长外怎样自己找答案,用什么方法(让学生说),然后老师总结学生说的方法。
2、围绕主题,展开讨论,生成子课题研究内容,归纳如下:
1)小学生喜欢看什么样的动画片
2)看动画片对我们好的方面
3)看动画片对我们不好的方面
4)为什么小学生喜欢动画片
3、建立子课题小组,设计小课题研究方案。
(1)、在老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自由组合成研究小组。(根据途径的不同,分成三大组:采访组、考察组、网络组。)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子课题研究方案。(教师参与其中进行指导,但以学生意愿为主,不必过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掌握。)
4、交流课题方案,指导完善。
各小组代表介绍自己的课题研究方案。师生共同评议,完善方案。
注意事项:
一般收集资料的方法有上网、图书馆或书店看书、采访(同学、家长、路人、专家等)可能学生还会想到其它的方法,这时老师要对这些方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老师预期审视学生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给学生提出来,让学生在活动中注意。学生在收集资料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上网搜索的技巧问题、采访时有要注意的事项(如采访前准备好本次采访的问题,衣着整洁,有礼貌)、采访专家要在老师的带领下等。
各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研究探究方法和具体措施。这里由学生自己活动,老师已经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事前给学生提出。但是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老师还是要审视学生的方法是否可行。
1)通过上网、去图书馆搜集信息等方式收集信息
2)采访同学、家长、行人(老师)、专家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分组活动 看动画片对学生成长的影响调查
一.具体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看动画片对他们成长的影响,培养学生采集信息、数据并分析的能力。
2、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团队合作、人际交往、语言表达、综合运用等能力,引导学生作好记录等工作。
二.研究形式1、 调查、访谈2、 统计、资料汇编
活动时间:课外1——2周
三.活动过程:
1、分组搜集,确定搜集的内容。各“研究小组”分头行动,通过上网、查阅书籍、调查、访问他人、明白看动画片对他们成长的影响,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请家长、老师一起探讨、研究。
采访组:小学生喜欢看什么样的动画片
考察组:看动画片对我们好的方面不好的方面
网络组:为什么小学生喜欢动画片
2、作好活动记录和研究工作。设计表格如下,发给小组长,负责记录填写。
活动内容
活动方式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参加人员
活动经过
备注
整理。各“研究小组”对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及过程进行整理,并填写“走访记录”、
各小组分工协作在收集信息之后各组将收集到的信息汇总,整理
四、活动指导:
(1)、开展考察或其他活动时,要事先写好行动计划书,设计好调查问卷,准备收集资料的相应工具,如笔记本、照相机等。
(2)、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资料,鼓励学生在活动中要运用上网、访问、调查、观察等多种方法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指导学生调查研究要客观真实,不能弄虚作假,提高研究的真实性。
(4)、指导学生注意活动安全问题。课外外出活动,必须先征得教师和家长的同意,告知具体的活动地点。
(5)、引导学生克服实践活动中的心理和技能障碍,提高学生交际、口语等能力。
(6)、引导学生分析研究过程的碰到的困难,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灵活应对